dongzi 发表于 2022-6-2 07:20:30

张修东:夏日荷塘碧连天

      矿区每一个夏日,枝繁叶茂,树影斑驳,世界仿佛张开一张绿网。
      垂柳摇曳,青草萋萋,沟畔溪流斗折蛇行,田地绿波荡漾,大自然还情大地,呵护平衡,补偿秋的萧瑟,冬的悲伤,顺手延续灿春。
      夏日里,最适合去的地儿,应该是荷塘。碧绿一池在跟前,怅然之情,自然得到缓解;些许不如意,化为云烟;值得庆幸的事,会纷至沓来,心随境转,真的是:夏日荷塘接天碧,随缘自适无所及。
      每天散步经过的几个池塘,是矿山开采后地表塌陷形成的。路边杨柳在池塘匍匐下绿的倒影,把池塘染成墨绿,这时,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条条鱼儿蹿出水面吸一口新鲜空气又潜回水中,泛起圆心皱纹。与夏风刮过的横向波纹相处融洽,小荷有了成长的理由和作为。
      见过秋日这片池塘的镜像,“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悲惨景致,一幅翠减红衰的日落之境,一爿枝无全叶、干等风霜的孤独和岁寒,确实不如现在的勃发生机。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美得一塌糊涂。
      几年前,去淄博一块湿地采风,芦苇浩荡,横无际涯,住在民居的几晚,早起面对荷塘,享受清新空气,一望无际的荷群,星星点点红白相间的荷花鼎立枝头,那情那景,就是个场面!
      极目远眺,我想起李商隐那首《赠荷花》:“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唯有绿荷红菡菡,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由此才觉得,原来多少年之前,这些荷花就是这样子,这块荷塘就是这样子运转的,只是我少见多怪罢了。

董立新 摄影

      吃过晚饭,残阳戏荷,简直是一幅水墨画的翻版。日头潜入塘底,圆脸拉成一束光,远处射来,温暖着池水。阁楼倩影悉数排列,一会儿飘飘忽忽,一会儿定影静止,恰似一个顽皮的孩童在荷塘底下有意戳点。这时的小鸟赶来凑热闹,轻拍水面,点水鸣叫离开了。
      “虚宜于神,实则宜趣。”最有趣味的,是蛙鸣的陪伴,荷,一定陶醉了!不知停歇的蛙鸣,荷的邻居,震撼耳膜,熟谙音律,有时荷也真想学着蛙音,叫上几声,排泄心中的不自在,使得快意的成分多些再多些,但是上苍造就万物,各司其职派对,不能更改,荷,或许懂得这个道理。
      想起老家的苇湾。开阔水面上,只有中央地带长出了荷,夏日湿热,波平风软,总引得好多皮孩子利用午后时间,前来掐荷叶戴在头上。一直胆小的我,摸鱼掏虾,不是我的爱好;下河洗澡,不是我的强项,我只是个享受的主儿,将别人的成果戴在我的脑袋上。
      六月天,小孩脸。唯独一场急雨能赶走伙伴们的兴致。雨打荷叶,点滴入位,天雨下凡,打在荷叶上,一滴两滴三滴,滴滴晶莹明快,瞬间将荷叶灌得饱满,再也承受不住了,荷叶一撒手,晶莹变浑浊,融入了池塘,不再是洁身自好,它没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那样圣洁。瓢泼大雨行将且至,一根根银线将天空与池塘链接,水天一色,将池塘重铺一层绿,一副全新的姿容呈现面前。
      一场夏雨过后,荷塘接天碧,枝叶张新绿。身处其中,如果时间充裕,看的时间长了,你会忘记自己是谁,是在哪里?
      碧绿的荷塘,大有大的风范,小有小的别致。淄博蓑衣樊成片的荷塘,组建了大家族,经风破浪,声势浩大。农村老家小湾的荷塘,精致小巧,囊括池塘该有的物种,汇集了池塘该有的芦苇滋生、鱼戏莲叶,起初也是种藕的,不知道是啥原因,村里生产的白生生的藕几年后绝迹,从此,鹅鸭齐刷刷跳水的演出也谢了幕。
      夏日荷塘碧连天的时节,我来到姨表弟在矿区塌陷地建设的养鱼池,想寻觅荷的影子,却怎么也没找到呢。
      走出社区,附近农村的“荷虾立体养殖基地”如火如荼,也许,能改变我残存心底多年的迷惑,满足我一睹夏日荷塘碧连天的愿望。

dongzi 发表于 2022-6-2 13:03:35

矿区每一个夏日,枝繁叶茂,树影斑驳,世界仿佛张开一张绿网。

龙麟凤归 发表于 2022-6-13 22:41:46

诗情画意的景,饱经诗书的人,望尘莫及的读者。

dongzi 发表于 2022-6-14 12:24:03

回 2楼(龙麟凤归) 的帖子

谢谢鼓励,一起向未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修东:夏日荷塘碧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