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积极助力企业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 离岸贸易“滨海模式”首单落地
日前,天津市在“滨海模式”下的首单离岸贸易业务由中国银行保税区分行受理放行。此次享受到“滨海模式”离岸贸易业务的高利尔(天津)包装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业务的成功落地,不仅能够大幅降低总部公司开展国际贸易的物流运营成本,还有助于提升高利尔天津公司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贸易话语权。据了解,高利尔为跨国集团,在全球拥有8个制造基地和多个办事处,服务全球客户。在实际业务中,高利尔天津公司以离岸贸易方式,将从高利尔集团美国关联公司采购的包装排气阀,由美国直接海运至中国台湾地区,高利尔天津公司收取台湾客户货款,并留存自身利润后,向美国公司支付购入款项,从而完成整个离岸转手贸易环节的货物流及资金流。此次离岸转手贸易具有货不进境、难以通过海关信息核实真实性的特点,相关跨境结算业务既是监管部门检查的重点,又是商业银行实操的难点。本次离岸贸易业务中,高利尔天津公司为避免货到提单未到、货物滞港的情况出现,无法向银行提供全套正本海运提单,仅能提供电放提单电子版,且电放提单收货人显示为台湾客户,属于记名提单,无法体现完整的货权流转记录。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滨海新区中心支局(中国人民银行滨海新区中心支行)会同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在高利尔天津公司召开离岸贸易业务现场推动会。会议确立了“外汇管理部门+属地行政主管部门+商业银行+离岸贸易实施企业”,以现场办公会形式,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开展新型贸易业态的“滨海模式”。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机场片区工作局负责人何江介绍,这是继上海模式、苏州模式后,国内第三种具备可操作性和天津滨海新区特色的支持离岸贸易发展的方案。
“顺利完成第一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后,我们正在积极向潜在政策需求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生产性企业,复制推广‘滨海模式’。”何江表示,他们将加大离岸贸易企业培育力度,为企业开展离岸贸易提供更优的市场条件,争取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支持区内跨国制造业企业向总部经济升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