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2-6-8 14:49:38

新“八级工”制怎么样?江苏首批特级技师有话说—— “技能成才这条路,我走对了”

“技能成才这条路,一路走来不容易,但现在看来,我是走对了。”手捧“五一”劳动节前夕拿到的编号为000001的特级技师荣誉证书,中电熊猫数控车工姚建波笑得很开心,“这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

“‘天花板’太低,导致高级技工纷纷转干脱离一线。发展通道延长后,这种现象会大为改观。”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鹿新弟,围绕在国家层面设立新“八级工”制度提出议案,如今变成了现实。人社部新出台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新“八级工”制度,将进一步完善技能等级设置,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4月,江苏已提前行动,经试点企业遴选推荐、现场评审、社会公示,首批29名特级技师正式出炉。这些特级技师全部来自生产、科研和技术攻关一线。他们对新“八级工”制度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呢?

“新八级”让江苏大工匠竖起大拇指

“本来以为高级技师是我们工人技能等级的‘天花板’,现在有了更高通道,我觉得,对我们这类工种来说,释放了很好的信号。”孟维是“江苏大工匠”之一,也是本次江苏首批29位特级技师之一。“感觉赶上了政策的好时候,以前都不敢这样想。”

2002年,20岁的孟维从技校毕业后,进入徐工集团车床操作车间成为车工。第二年,企业首次引进数控设备,喜欢捣鼓计算机的他,被调整到数控岗位,成为厂里首批数控车工。工作20年,孟维从“小孟”变成了“老孟”,手上的技艺越发娴熟。然而,当初刚毕业的孟维面对陌生的数控机床操作界面,在技校学习的知识就显得“小儿科”了。

不甘心的孟维凭着一股韧劲,从最基础的内容学起,一有空就站在机床前反复看,反复琢磨,硬是啃下了十几本厚厚的专业书籍。从初具复杂零部件数控加工能力,到精通多种主流数控系统的程序编制,再到能独立调试、改进部分技术,一路走来,孟维成了数控机床加工和维修的半个专家。

“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可以说,一次一次的技能比赛,一点点改变了我的命运。”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选拔赛,孟维只拿了5分的低分。这让他意识到,“工人每天做的都是相同的事,工作可以重复再重复,但绝不能重复昨天的水平。”之后,为了参加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他每天苦练12小时,持续了大半年。比赛二等奖的最终成果,也给他鼓了劲。

努力终有回报。从省级到国家级,孟维的奖项越来越多,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工匠、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工……伴随着荣誉,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走上研发创新之路。

20年来,孟维带领团队攻克了不少技术难题,先后破解高强钢加工工艺、起重机核心零部件加工等诸多难题,总结发明了140项先进的数控加工方法,8次摘得全国QC项目成果一等奖。

新政策改变的不止是薪资待遇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技能工人待遇、使用和评价能否相匹配,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随着江苏首批29名特级技师的诞生,也让更多产业工人看到了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改观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这批特级技师个个都有绝技绝活,是行业领域内的技术技能高手。

从学校毕业后到中电熊猫当了一名操作工的姚建波坦言,“一开始没有想到会有这些荣誉,因为感觉离我很远。”18年来,姚建波先后获得中国电子职业技能竞赛机械加工“二等奖”、全国技术能手、江苏工匠、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篇,申报国家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2项。

2018年,姚建波参与公司重点瓶颈技术“高频电路高可靠装配技术”攻关项目,该技术采用热胀冷缩原理,对复合管壳进行加热膨胀,从而实现工作状态下的过盈配合及大幅度提升可靠性的目的。“当时是因为某在研空间行波管,面临鉴定件交付,设计提出需要采用这种装配方式,领导只给我们2个月的时间。一开始觉得不可能完成,但还是咬牙接下来了。”凭着一股啃下硬骨头的闯劲,姚建波带着团队仅用了1个半月时间就成功装配出第一只高频,解决了困扰公司20多年的装配技术瓶颈,并申报多项发明专利。目前该技术已在其他多种结构的行波管推广应用。

得知自己获评江苏首批特级技师,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港务分公司马腰作业区门机队电气检验员周士皆难掩激动。

作为港口大型机电设备、电气控制和故障维修领域的“技术大拿”,周士皆创建的门机模拟操作系统填补了港口行业设备“互联网+”的空白。由他领衔的工作团队先后完成技术改造项目80余项,技术培训超千人,获国家实用型专利4项,为公司节约资金500余万元。他个人也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大工匠”等荣誉。

在获评特级技师后,连云港港口集团为周士皆设立了一个工匠学堂,集团内部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让年轻技术工人脱产3年跟着周师傅学技术。

“招聘3个人,吸引了十几个人竞争,这在以前不敢想。”周士皆兴奋地说,“评聘特级技师政策打通了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发展通道,让很多工人特别是像我这种工作了几十年的技术工人有了新的目标,更是吸引了年轻技术工人的目光,让更多年轻人看到技能成才的希望。”

好政策更需“上下联通”吸引新生力量

全国劳模、“江苏大工匠”张永洁是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技能专家。1995年,他从技校毕业,进入宝菱重工,从普通工人成长为企业数控加工技术攻关领头人,紧盯数控加工技术瓶颈问题,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题。由他自主研发的机械加工红外线直线找正器、内螺纹数控铣削自动程序编程软件等创新技术,每年为企业降本节支超300万元。

而在自身提升的同时,和许多“大拿”一样,借助“劳模创新工作室”,他不仅先后为企业创造效益8000多万元,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数控人才,他们已成为公司数控技术的后备军、小组改善的生力军。

“作为常州市第一个特级技师,我感觉意义深远。”张永洁说,“我自己的例子,让身边人看到了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而‘新八级’让小年轻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准备从育匠德、凝匠心、锻匠技、蕴匠运、铸匠魂五个方面引领企业职工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

去年年底,姚建波领衔的工作室晋级为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对于姚建波来讲,他的责任更重了。不仅要充分利用大师工作室这个平台,发挥工作室成员技术技能的专业优势,围绕企业产品进行技术研修、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等方面工作,还要做好传帮带,促使更多的年轻人更加积极主动地提高技术技能。

如今,工作室已经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4名、江苏技术能手2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3名。在这里,青年一代作为技能人才队伍中的后生力量,正以各自的“一技之长”,在自身岗位上发光发热。“美好生活是靠奋斗出来的,我们技能人才岗位或许平凡,但靠着一股拼劲和闯劲,一种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作态度,同样能演绎精彩人生。”回顾过去的18年,姚建波这样寄语年轻人。

dongzi 发表于 2022-6-8 14:50:22

比一比,新老“八级工”有何不同?

老“八级工”的历史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八级工”是有着明星效应的工人群体,很多技术工人以成为“八级工”作为人生目标,不仅收入可观,而且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当时为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工厂生产能力都有限。为此,为了更好提高工人对技术钻研的积极性,我国开始借鉴了苏联的工资模式,“八级工资制”登上了历史舞台。

八级工资制其实是一种薪资等级制度,由“工资等级表”“工资标准”(工资率)“技术标准”三部分组成,按照生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技术的熟练程度将工资分为八个等级。为了区别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不同工种按技术上的差别,分成若干种等级线,最高等级可以到八级。老“八级工”曾在调动技术工人工作积极性、增强技术工人社会荣誉感、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6年,全国的企业开始推广八级工资制,一直施行到1985年。到了后期,“八级工”制度由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能真实反映技能水平和贡献程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新“八级工”新在哪里

此次出台的新“八级工”制度与老“八级工”有何区别?人社专家表示,新“八级工”制度并非老“八级工”的简单翻版。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借鉴国际劳工组织标准,建立起初、中、高三级技能等级结构,并在高级工之上设立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职务。此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级工”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逐步确立。

此次,人社部出台的《意见》,在原有的“五级”技能等级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补设学徒工,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新“八级工”制度就此形成。

“新‘八级工’制度下,技能等级不再是工资标准的附属物,而是独立衡量工人技术能力的标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范巍说,新“八级工”更多是客观反映技能人才的技能等级水平和职务岗位,并与薪酬激励、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等相联系。

在岗位绩效方面,《意见》的提法是,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通过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或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设置单独的技能津贴等方式,合理确定技能人才工资水平,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据悉,人社部将指导各地各行业企业稳妥有序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在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的评聘中,要严格标准条件和程序,不搞高级技师普遍晋升。特级技师评聘工作要在工程技术领域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首席技师原则上从特级技师中产生,在特级技师评聘的基础上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为何补设“学徒工”

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向上打破“天花板”,让技能人才有更多发展的空间,对此大家都能理解,但为何还要向下补设学徒工呢?

专家分析,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在这种背景下,需要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技能评价方式,为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培训奠定制度基础。因此,在初级工之下设立学徒工技能等级势在必行。

《意见》明确,用人单位和社评组织要根据不同类型技能人才的工作特点,实行分类评价。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关键生产技术难题等要求;对知识技能型人才,突出掌握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开展工作等要求;对复合技能型人才,突出掌握多项技能、从事多工种多岗位复杂工作等要求。具体而言,学徒工的转正定级考核,由用人单位在其跟随师傅学习期满和试用期满后,依据本单位有关要求进行。参加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学员按照培养目标进行考核定级。

宗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八级工”制怎么样?江苏首批特级技师有话说—— “技能成才这条路,我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