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蓝1213 发表于 2022-6-9 16:07:21

家乡的那条巷子

       我家住在巷子里,那条巷子长长的,一头是我的家,一头是村里的那所学校。儿时的我,每天用自己的小脚丫丈量着这条巷子,路上留下了我的浅浅又小小的足迹,空气中氤氲着我开心有纯真的笑声。
      巷子的中间东侧有一片小空地,空地上搭着一个用四根木头撑起来的草棚子,草棚子下面有一个用砖头垒砌而成的桌子,桌面用水泥抹的光滑,周围还摆着几块大石头当凳子。我和小伙伴放学后,在这玩抓子儿、翻花绳、挑棍儿......,俨然成了我们玩耍做游戏的乐园。在冬春日的午后,我们会把这里当做饭后集合点,或趴在桌上,或靠在木头柱子上,眯着眼睛,感受着暖阳的抚摸,昏昏欲睡,睡意朦胧,上学时间到了,才提起精神往学校赶。
       春暖花开的某一天,“乐园”的地上凭空冒出了一棵小树苗,细长的叶子,绿意葱葱,有点可爱。我和小伙伴围着好奇地讨论着,猜测着它是什么树,直到有一次问过大人之后才知道,那是一棵桃树。为了能够让它茁壮成长,实现我们吃桃子的梦想,便移植到了我家院子的空地上。自此,我承担起了守护它的责任。只不过,还未等到三年结果的时间,我家因为翻盖房屋,硬化院子,便将长得比我还高的桃树砍掉了,只留下了一个结满葡萄的葡萄架。为了补偿小伙伴的损失,母亲让我把葡萄分给大家吃,我心里才好受些。
       巷子里一共住着不到二十户的人家。夏季的晚饭时间,多数人会坐在自家门口的石墩子上吃饭。放学路过,一个个都会热情地打着招呼,“下学了?今天学啥了?”“来婶儿家,有好吃的”........ 我们一般是不吃的,有时候实在受不住热情,便会接过半个馒头啊,一根黄瓜啦,快速的塞进嘴里,边感谢边跑开,唯恐被留下来吃饭,回家又该挨训了。那时人们纯良而热情,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很容易满足,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心。一句话,一件小事,足以让你的心暖暖的,感动好久。
       外村的一个流浪汉,大概四五十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巷子里来讨饭吃。他蓬头垢面,胡子拉碴,除了大人们偶尔给他饭,小孩子都不敢接近。他每次遇到我们也是默不作声,只是静静地靠在巷子的墙边眯着眼。直到有一次,我们慌着上学赶时间,其中一个人不小心把兜里的钥匙跑掉了却不知道,被流浪汉拾着了。等放学后发觉钥匙不见,我们一路寻至“乐园”时,流浪汉猛一下从墙根站了起来,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他也不说话,只是伸出了黑乎乎的手,亮晶晶的钥匙赫然躺在他的手心里。小伙伴战战兢兢的拿过钥匙后,他才转身走到墙根下继续睡觉。慢慢地,我们接纳了他,不再怕他。到了饭点,只要他在,我们不管是谁,总会把饭端给他吃。后来,流浪汉一直没有来,我们便向大人们打听,也是不得而知。我们争论了好久,有人说他被人贩子拐走干活去了,有人说他去别的村讨饭去了。关于流浪汉的去向,就成为了我们心中一个解不开的迷。
到了麦收时节,升六年级的时候。因我比同龄人上学早一年,母亲觉得我基础没打好,想让我留级,这样不影响上初中,考高中。于是,她在我上学走后,一路沿着巷子找到了学校,向老师打听我的学习情况。“你家孩子学习还行不用留级,升班没问题的。如果不放心,那就等开学了看摸底考试成绩吧。”凑巧,我经过老师的办公室,听到了母亲与老师的对话,我觉得母亲有点不相信我,伤害了我的自尊心。为了不留级,我在整个暑假里,仔仔细细地把所有作业都做了下来,就连我平时讨厌的数学也是一题不落........结果如我所愿。开学考试中,我成绩提高了,母亲也就没再提留级的事情。为此,我心里乐开了花儿,不为别的,重要的是,我证明了我自己。
      工作了,成家了,便很少再回家。后来全家搬到了县城,回到村里的次数更是少了。只是几夜梦回,我和小伙伴依旧在“乐园”里玩游戏,一起作伴上学去,乐呵呵地和邻居们打着招呼.......
       乡间的那条巷子啊,漫漫又长长,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童年时绮丽美好的梦,盛满了我不 可复 制的快乐回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乡的那条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