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酒都创伟业 双轮驱动比翼飞 ——宜宾市总工会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助推高质量发展纪
李海文/图智能终端竞赛现场
白酒酿造大赛现场
5月26日,天气凉爽。
长宁县国美酒业公司,彩旗飞扬,标语醒目。“职工技能大力提升、铸造现代工匠精神”“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砥砺奋进不忘初心、匠心筑梦不负韶华”等蓝底白字的道旗竖立在大道两旁,给初夏的长宁平添生机与活力。
9时,随着一阵欢快的音乐,宜宾市首届酒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宜宾市长宁县拉开帷幕。
本次竞赛以“做强支柱产业、铸就宜宾酒魂”为主题,设白酒酿造、品酒两个项目,吸引全市8个代表队、15家酒企从业者参与角逐,最终产生一二三等奖。
这一切,缘于酒都宜宾工会系统的逐梦之行。
筑梦酒都“头脑风暴”激烈碰撞
梦想引领方向,梦想昭示未来。
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一经亮相,便在市总工会系统引发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
“工业兴,则宜宾兴;工业强,则宜宾强。引领工业的核心是技术,更是人才。”面对全新的课题,市总工会一班人深刻认识到:“立足工会职能助推工业发展,铸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大梁’,工会必须全面融入、创新推进!”
创新,必须先从思路寻求突破。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学习贯彻习 近 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贺信精神,不断增强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陶学周说:“通过深入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习 近 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是指导我们在技术革新、技能提升上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根本遵循,是激发我们立足实际创新创造、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鼓励我们立足工作实际、发挥职能的精神源泉。”
实心干事、科学发展。当习 近 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与宜宾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时,宜宾工会系统看到的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全新领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宜宾依托纺织、化工、智能终端等优势产业,迅速转产生产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红外体温计等医用应急物资,形成了以丽雅新材料、普瑞斯、川意龙科技、舒湛新材料等企业为代表的医用卫生应急物资产业链,并成功获批建设四川省医用卫生应急产业基地。
---宜宾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地理位置,有着4000多年酿酒史,拥有五粮液和一大批正在茁壮成长的酒类企业和知名品牌。2021年,宜宾白酒产量突破70多万千升,营业收入突破1600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白酒营业收入已达520多亿元,实现利润超100亿元。
不仅如此,在动力电池产业、在智能终端产业、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新材料产业……每一个产业集群,都面临一场全新的挑战。
“钻研技艺、增强本领、提升技术、聚集能量,通过竞赛增强素质,通过竞赛成就梦想。”一场以劳动技能竞赛为突破口的全域行动,在酒都宜宾掀起热浪。
逐梦酒都技能竞赛高潮迭起
思路洞开天地,行动风生水起。
他们打破常规做法,将技能提升的重点放在推进“5+1”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上。
聚焦工会职能,发挥工会特长,结合产业实际,制定竞赛方案。深入全面的分析研判,宜宾市总工会领导拨云见日---他们将破局的棋子,稳稳地投向白酒产业。
宜宾市总工会以《宜宾市白酒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为遵循,立足工会组织职能优势,经过慎密细致的筹备,首届酒产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如期开幕。“大赛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酒业职工劳动热情,增强酒产业从业者专业素质,助推酒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酒业效益稳步提升,推进支柱产业做强做大。”激烈的比拼,让宜宾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万云江颇有感触。
宜宾市总工会副主席景洪伦则认为:“本次竞赛,是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职业技能比武活动的重要赛事,旨在为全市酒产业企业和从业职工搭建一个分享经验、相互交流的平台。”
紧随其后的,是技能竞赛在宜宾大地的迅速升温。
从三江新区的建筑技能大赛到江安快递行业的技能比拼,从三江新区的智能终端产业技能竞赛到高县的茶产业技能大赛,从互联网技术综合运用的线上竞技到智能制造企业的线下对决,从网络直播带货的效益较量到新兴融媒体短视频制作的能力角逐,从微影视的拍摄剪辑到省级基础测绘重大专项工程---四川省1:1万无图区域测图工程的劳动竞赛,一场又一场针对性强、操作性好、落地性实的劳动技能竞赛,成为拂遍酒都的浩荡春风,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比赛现场的感观刺激,更是对各地选拔出来的参赛选手的精神激励。
“这次大赛,既提升了我们的技能,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首届酒产业职工技能竞赛白酒酿造项目一等奖获得者、屏山代表队唐先炳、张元书等异口同声,“过硬的技能,才是白酒产业稳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这一场场职业技能竞赛的背后,是宜宾市工会系统对宜宾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
“新兴和智能,正在成为宜宾的关键词。瞄准未来,是我们目光应该触及的方向。”
是的,宜宾的发展,正以前所 未有的加速度,给世人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短短几年时间,在“5+1”产业集群的引领下,占地20多平方公里的科技城和大学城拔地而起。而动力电池产业,更是异军突起。截至目前,宜宾市已先后落地科达利、德方纳米、大族激光、远东股份、长盈精密等47个动力电池及其配套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达1150亿元,预计年产值约2800亿元。
与此相对应的,产业生态圈正在加快形成。目前,宜宾以三江新区为主体,布局电芯、智能装备、物流服务等核心项目;在翠屏区、南溪区、江安县、高县、珙县、屏山县布局配套产业项目,打造动力电池“1+6”产业生态圈。
产业的迅猛崛起,让宜宾市总工会领导体会到工会工作将面临全新机遇。
“顺应变化,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必须始终瞄准产业前沿,抢占发展高地。”
又一次自我加压的探索,在宜宾大地全面展开。
圆梦酒都助推发展全新出发
“作为市总工会大力支持、区总工会全力参与的金牌赛事,智能终端产业职工技能大赛在原有覆膜、焊接、合屏、功能测试四个项目的基础上,新增了‘产品故障问题分析与解决’项目,其目的,就是要帮助职工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创新创效。”
这番话,绝非空穴来风。
在宜宾双轮驱动战略引领下,宜宾智能终端产业从无到有,已累计签约引进极米、朵唯、苏格、康佳、泽平电子等品牌企业项目逾230个,逐步形成以手机整机产品为主,纵向拥有方案设计、零组件配套、金融供应链等支撑服务企业,横向拓展到新型显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泛智能终端领域的产业体系。
“智能终端产业职工技能竞赛,有利于稳固智能终端行业技术工人的应知应会能力,有利于激发广大产业职工钻研技术业务技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智能终端产业的稳步发展。”在宜宾市总工会经济部部长刘宏志看来,着眼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竞赛,才是最符 合经济学原理的竞赛。
立足助力疫情防控常态化实际,突出“5+1”产业集群,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新兴产业从业人员技能竞赛,拓宽新兴产业工人素质提升空间,已经成为宜宾市工会系统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通过竞赛,让产业工人在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中长本事、增见识、足气势。”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陶学周坦言,目前,全省技能人才达1056万人,高技能人才超过226万人。“‘竞赛’助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是宜宾着眼于产业发展有活力、人才成长有动力、产业发展有后劲的重要举措。未来5年,我们将通过持续不断的竞赛活动,培育命名1000名‘宜宾工匠’,为促进‘5+1’产业集群质量效益双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竞赛潮涌彰伟力,助推发展出伟业。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类职工职业技能竞赛150余场,参加企业3000余个,参赛职工10000余人,覆盖职工30万人以上,2000余人先后获得奖项,为今年第一季度宜宾GDP全省排名第三作出了积极贡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助力产业上档升级,助推宜宾高质量发展,宜宾市总工会永远在路上! 竞赛潮涌彰伟力,助推发展出伟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