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东:父亲那份“批准入党通知书”(备用)
这天,我在母亲家里找照片,为制作80寿辰相册备料。突然,一份褶皱泛黄的纸片从影集滑落。打开一看,原来是早先见过的、父亲珍藏的那份“批准入党通知书”,铅印和手写的通知书上写着:从6月20日起,编入党小组过组织生活。时间为1976年8月1日。母亲认不得几个字,我读完内容,她才说:“那可是你父亲的宝物,搬了好几次家,他都叠好夹在影集里。”
父亲短暂60多年人生旅程,朴实勤劳,既为矿山奉献了一生,也为我们这个家操碎了心。他留给我们三兄弟的物质财富不多,但他的精神财富却足够我们享用一辈子。
关于父亲入党,母亲却记忆深刻。一天,忙着收麦的母亲被邻居叫回来,说是矿上来人了。心惊肉跳跑回家,看到的是父亲单位老乡、吕副区长。说明因为父亲入党来搞外调,母亲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
时隔不久,我在读家信时,便知道父亲已入党。父亲在信中说,只要认准的事,有了信仰,就想法实现呗。这下,父亲如愿以偿了。拿着信件,我对啥是信仰,似懂非懂。
在父亲入党之前,母亲和奶奶经常说叨父亲:他一点也不像本村那些在煤矿做工的,人家到了麦收秋收都有影,家人有病有灾都有声……而父亲却不同。
在参加工作前的近20年里,我对父亲夏收秋种是陌生的。每逢农忙时节临近,一定会收到一封来信,无非是矿上要保勤,自己脱不开;把批准的假期让给了同宿舍的李大爷、胡叔……
即使入党后,父亲对岗位的忠诚也没得说。那时,我已在父亲相邻的矿井做了掘进工。难得一天在父亲的单身宿舍休班,可又遭遇雷雨天。正琢磨买点好菜,和父亲喝几盅,父亲却穿上了雨衣。我喜出望外,以为父亲要去打电话给区队说休班,可父亲撂下一句:我上班了。锁好车子,冒雨步行三公里赶到了岗位。
父亲也是血肉之躯,懂得人情。在农村不忙的时候,父亲也请假回家看望我那年迈的奶奶,拾掇拾掇母亲干不了的家务。我想起,其中一次是从同单位的张大爷家车站下车,步行8公里回家的。直到后来张大爷从矿上出院,才弄清实情。原来,父亲在去看望家人时,说是张大爷在矿上挺好的、免得挂牵,并让捎回10元钱。可知道,那个时候,相对于月工资40元,10元钱能办多少事,何况自己家里也不宽绰。关键时候的资助,使得正在康复、资金紧张的张大爷一家很感动。多少年过去了,我们这一辈还在走动。
怪不得后来“农转非”来到矿上的母亲动不动就说,你父亲啊,当党员,够格!
身边的党员是父亲的模板,父亲照着做,加入了党员的行列。入党后,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父亲更加低调,入党前后没啥差别,有的话,也是更注意自己形象了。有一年,父亲被大封煤矿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得知这一消息,并非出自父亲之口。休班我去矿上找同学玩,看到光荣榜上披红戴花的父亲的相片,才给母亲说的。父亲这才从抽屉里拿出那本大红证书。
在父亲眼里,奖励不看重,而对那份“批准入党通知书”却视如至宝。父亲健在时常说,那可是我的新起点啊,入了党,就得时不时拿出来翻翻,知道自己是党的人,不能放松自己的!
父亲是我的人生标杆,父亲的背影就是我的背景,在参加工作第9个年头,我在矿机关支部入了党,随后几年,妻子和两个弟弟也先后成了党的人。
这份“批准入党通知书”,是父亲的遗产,我不能取走,自我欣赏。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端详这份沉甸甸的“批准入党通知书”,我心潮难平。末了,只好用手机拍照一张,保存到手机里并收藏,作为对自己人生的一份激励,对入党初心的一份梳理。
父亲是我的人生标杆,父亲的背影就是我的背景 写的不错,学习了 批准入党通知书,见证了父亲朴实勤劳、为矿山奉献的一生。写的不错!
七月刊备用
回 2楼(张坚) 的帖子
谢谢老师鼓励回 3楼(ZX68) 的帖子
感谢鼓励,谢谢老师回 4楼(张丽) 的帖子
感恩 学习张老师大作,沐浴精神洗礼!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