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2-6-22 13:27:51

山东博兴县搭建“赋能”沃土助推更多的工匠人才脱颖而出

         来源:中工网
         今年38岁的卞方超,现任香驰控股有限公司工程设备部副总监,也是公司的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他从基层车间干起,一步步走上中层岗位,得益于公司实行的双提升渠道,这个渠道可以从管理层面提升,也可以靠技术提升。
http://www.workercn.cn/html/files/2022-05/20/20220520100903547985983.jpg  卞方超就是靠着爱岗敬业,工作中善于学习钻研,注重技术创新,获得了成功,他先后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每年为各产业公司解决电气、自动化疑难问题50余项。他也先后荣获齐鲁首席技师、滨州工匠、滨州市首席技师、滨州市十大金牌工人等荣誉称号,是公司内外公认的钻研创新、精于技改的行业“大工匠”。
  卞方超的成功并非个例,在山东滨州市博兴县,注重搭建赋能平台,采取职工成长成才有通道、政策上倾斜、荣誉上发扬、技能上比赛、产学研高度融合等举措,让更多地的一线职工成为工匠人才,这个县也走出一个产业队伍改革建设的康庄大道。
  在博兴县,各级劳模工匠分散在各个基层单位,“单兵作战”,毕竟能力有限,如何聚沙成塔,发挥劳模工匠的最大先锋模范引领作用,博兴县进行了探索实践,打造了“集群领航”。
  在博兴县总工会的协调推动下,一个集县域内20个省、市、县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合创建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扎实开展工作室创建、“师带徒”等活动。一拳打得百花开,全县各级工作室获得专利285项,创新成果转化360项,实现经济效益1.75亿元。
  劳模创新联盟风生水起,工匠人才培养也不甘落后。博兴县畅通培育选拔工匠渠道,引导全县产业工人深耕、求精、拔尖、攀高,先后有9名一线职工被评为“齐鲁工匠”“滨州工匠”,开展了2届“博兴工匠”评选。不仅如此,“京博工匠”“香驰工匠“万事达工匠”等企业自主评选活动也是精彩纷呈,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在万事达集团公司,为劳模、工匠等人才专门设立停车位,举措虽小,却温暖着劳模工匠的心田,也激发了一线职工争当劳模工匠先进人物的热潮和氛围。
  助力一线职工成长成才,不得不提滨州工匠学院博兴分院,这个学院通过整合院校和企业优势资源,发挥县工人文化宫“大学校”“大讲堂”作用,设立劳模工匠库,探索建立“学院+基地”的机制,共建交流平台、共克技术难关、共搭创新载体,推动精神和技能双传承双培育,推动了全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整体素质的提升。
  有平台,有机制,还得有成长成才的抓手。这个抓手就是在全县各类企业深入开展重点工程项目劳动竞赛、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支持引导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建功立业。香驰集团连续举办的香驰工匠技能比武暨创意创新大赛,就是追求科创引领,创建品质香驰的重要途径,先后有26名一线职工通过比赛脱颖而出荣获“博兴县五一劳动奖章”和省、市工匠等荣誉称号;渤海实业公司牵住技术比武这个“牛鼻子”,开展公司级技术比武12次,部门级技术比武20次,班组级技术比武80次,激发提升了企业发展活力。
  博兴县还立足职工所需,采取“订单式”“菜单式”“组合式”等多种方式,培训近千场,覆盖3.6万余名职工。更为职工带来惊喜地是推广京博集团公司“N1N”产教融合新模式,这个模式把课堂搬到企业,把实践移到生产车间,探索“教、学、做”一体化产业工人培养模式。2021年,京博集团以山东省第一名的位次入选首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投入累计近2亿元。
  在万事达集团公司,则是成立全县首家以“实”“警”“改”“感”为教育特色的实训教室,有力地提升职工的对设备的认识和操作水平、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力度、对设备小问题应急处理能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博兴县搭建“赋能”沃土助推更多的工匠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