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投打造国有资本运营新模式 “放风筝”式管理让权属企业活力奔涌
《山东工人报》(2022年06月24日 第A1版)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不良资产处置,多年来已成为国企改革的重点。山东国投公司从成立之初,就肩负着这样的重任。
在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多年来,山东国投创新完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管控模式,在全国独创了“放风筝”式的资本管控模式,抓好党建与股权两根线,到位不越位,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让国有资本持续保值增值,让权属企业活力奔涌。
“管资本”与“投资视角”
“对标一流”强化管理是山东国投的突围之道。他们主动到新加坡近距离学习淡马锡经验,认真对标国开投、中国国新、中国诚通、深圳投控以及省内优质企业,在全国率先探索完善国有资本运营管控模式。“只要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都去学习。”山东国投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广庆说。
针对权属单位数量众多、领域各异、发展悬殊的特点,山东国投坚持以财务性持股为主,以“定战略、议大事、管团队、控风险”的管控理念,构建以“管资本”为核心、“管股权”为抓手、“管制度”为重点、“管考核”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管控体系,在全国独创“放风筝”式的资本管控模式。
何为“放风筝”资本管控模式?李广庆解释,“把好党建与股权两根‘风筝线’,管控治理及董事会重大事情,不干预实体企业的具体经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确保‘风筝’既不能断了线,也不能落地上。”
“作为战略投资者,从体制上我们以管资本为主,从商业模式上以投资视角处理事情,这已经成为我们独特的盈利模式。”李广庆说。
在这样的管控模式下,山东国投不少权属企业活力迸发。比如,浪潮已成长为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佼佼者;中鲁远洋近三年来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分别增长76%、57.8%、118%,各项经济运行关键指标在行业内保持前列,成为我国远洋渔业企业发展质量最好的企业之一。
“科技国投”发力“十强”产业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山东国投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方面下最大力气、花最多功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重点科研项目有力开展,科技成果频繁涌现,核心技术攻关捷报频传,“科技国投”影响力不断攀升。
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了一批行业一流企业。浪潮集团是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领军企业,拥有1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19个省级研发平台,34项国际发明专利和9165项国内发明专利,发展优势不断增强。
浪潮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稳居中国第一;浪潮云销量、销售额全球市场第一;公司旗下明星产品伊可新近20年在维生素AD市场中独占鳌头;超越信息是国风全固安全计算机的引领者,以全省第一荣获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科技创新带来可观效益,已经成为支撑山东国投发展最核心的动能。“十三五”期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05.7亿元,年均增长88.8%。2021年研发费用为51.76亿元,同比增长27.4%,研发投入强度达5.4%,居山东省属企业前列。2021年,科技创新收入占公司总体收入的90%。
“山东国投将继续聚焦山东省‘十强’产业开展全局性、战略性投资。”李广庆说,公司将投资总额的近90%投向山东省“十强”产业,不断提高发展优势。 庞玉强 吉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