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国旗插在钻塔之巅——记中央企业“劳动模范”李雪峰
把国旗插在钻塔之巅——记中央企业“劳动模范”李雪峰
赵则阳
李雪峰,男,42岁,中共党员,中原油田钻井三公司原70118钻井队平台经理,现任钻井三公司内蒙探区工程项目管理部副经理。他带领的70118ZY钻井队有“中原铁军”之称,而“中国大陆科钻1井”更是让李雪峰和他的井队声名大振。他先后获得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等荣誉。他所带领的钻井队也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三十多项殊荣。李雪峰承钻的中国大陆科钻1井是亚洲第一口科学钻探井,被誉为“深入地球深部的望远镜”,它不但凝聚着数亿国人期待的目光,而且备受世界地质勘探界的关注。盛大的开工典礼上,温家宝总理专门发来贺信,并明确指出,要发扬科学、求实、创新的精神,完成好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使命在召唤,作为中原石油人李雪峰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决心用良好的作风、出色的业绩为国家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中国石化、中原油田争光。但是,对于长期从事石油钻探的钻井队来说,面对地质勘探并全井5000米连续取心,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虽然,公司为李雪峰配备了精兵强将,但只有6个人曾操作过电动设备,操作方式的改变带来了诸多难题:人员新,达不到配合默契的程度;设备新,不能熟练操作。接连出现的难题都在考验着李雪峰这支年轻的队伍。越是遇到困难和压力,越能激发他的斗志。他知道,承钻科钻1井的过程,是展示国家钻探技术能力的一面窗口,也是展示中原油田及中国石化管理水平的一面旗帜。面对考验,李雪峰只能迎难而上,只能激流勇进。
李雪峰从钻井队“四大基础”工作入手,按照“四个一流”的标准,分别建立了安全、设备、劳动纪律、班组管理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装订成册,发给每一名员工学习,为科探1井施工奠定了基础。当进行到关键的下套管工序时,妻子即将临产,希望他能回去。对于年过30岁的他来说,能够守在妻子身边等待孩子降临,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井上生产任务繁重,施工质量必须精益求精,稍有不甚,就会影响先导孔与主孔的“二孔合一”,甚至会导致严重的井下事故。当委婉拒绝妻子挂上电话时,他内心无比难受。等到先导孔作业顺利完工后,他怀着对妻子的愧疚,捧着一束玫瑰花回到家中,此时已是孩子出生的第8天了。看着身体虚弱的妻子和熟睡中的孩子,想到这么多年在外施工,父亲住院作为儿子没能在床前尽孝,结婚三天便奔赴一线,种种对家人的亏欠涌上心头,他强忍着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
众人齐心,其力断金。当我国“当代钻探之父”刘广志院士来到科钻1井现场时,看到斗志昂扬、活力迸发,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钻井职工时,称赞李雪峰他们的钻井队是“中国大陆科钻1井的小虎队”。国际钻探组织负责人、国土资源部和中石化等领导来井队视察时,也先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科钻1井这个世界级科学钻探的舞台上,李雪峰与科学家们密切配合,大胆借鉴国际前沿钻井工艺,成功地把石油钻井和地矿钻井技术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五个世界第一”。当这口凝结着双方心血、汗水和智慧的工程胜利竣工之际,李雪峰和科学家们带着振奋和留恋的复杂心情再次登上了熟悉的钻台,科探中心首席科学家许志琴院士紧紧的握着他的手,含着眼泪动情地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让我们这些地质工作者完成了夙愿,因为你们是最好的,因为你们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插在了钻塔之颠。”李雪峰又何尝不该对科学家们说声感谢呢,从他们身上李雪峰学到了敬业、执着和奉献。但当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和许志琴院士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那一刻,他终生难忘,李雪峰再次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石油人在完成使命后的幸福与光荣! 欢迎各位平台老师点评!!!
他所带领的钻井队也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三十多项殊荣。
回 1楼(赵则阳) 的帖子
赵老师又出山了。 学习赵老师的大作! 则阳稿子写的真好,我为你祝贺。但是则阳啊,李雪峰是平台经理,可以写,但是你要能写出班组天地的劳模就更好了。我个人认为,我们是班组天地,最好写发生在班组天地的人和事,以弘扬班组职工奋发进取、拼搏向上为前提,呼唤更多的写手不要超出我们报道的大纲。哎呀,我也是随便说说,烦请则阳不要见怪,呵呵。回 2楼(ljtao) 的帖子
谢谢您的关注回 2楼(ljtao) 的帖子
谢谢您的关注回 3楼(胜利顾永强) 的帖子
顾哥 您好 好长时间没投稿子了 谢谢您的关注回 4楼(马兵) 的帖子
感谢马老师的关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