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2-8-15 21:40:43

小小引线助力问天实验舱冲破云霄

       7月14日,杨尹渝在为某型号固体发动机内壁粘贴隔热胶皮。
  7月24日,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将问天实验舱送入太空。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7月25日3时13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
  鲜为人知的是,从火箭点火、助推器分离、整流罩抛离、舱箭分离,再到问天实验舱在太空中不断调姿,每个飞行姿态改变的背后,一个个小小的“引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引线”专业名称叫做火工品。
  火工品形状各异,有的薄如蝉翼,有的细比发丝,其工作原理是将炸药装在机械零件的壳体里面,通过电流引爆,触发下一动作。
  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的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发射任务的重要研制生产单位,提供了配套的火工装置共18种,数量达670余发,占此次发射任务所需火工品的97%以上,遍布运载火箭和问天实验舱。
  “火工品没有好与坏,只有成与败。这是我们每个人恪守的准则。”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装配钳工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杨尹渝说。
  工作41年来,杨尹渝打造的火工品多达数十万发,应用于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遍布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电子等领域,披挂在弹箭星船的里里外外,游历于陆海空天。
  2015年,杨尹渝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国家级认定,他带领班组瞄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航天装配制造开展研究,新成果接连不断,填补了60余项火工品生产空白。
  为航天事业奋斗多年,杨尹渝却从不曾到过现场观看发射,“每一次通过电视看到发射成功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无比的开心和自豪。”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https://imgm.gmw.cn/attachement/jpg/site215/20220726/5446416892747822911.jpg
  7月14日,杨尹渝(左)在指导团队成员为某型号无污染爆炸螺栓装配打胶技巧。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https://imgm.gmw.cn/attachement/jpg/site215/20220726/5179654870524316654.jpg
  7月14日,杨尹渝在介绍一台由杨尹渝技能大师工作室研制的自动化设备。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https://imgm.gmw.cn/attachement/jpg/site215/20220726/1679889514351773529.jpg
  7月14日,杨尹渝(左)在车间了解生产进度。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https://imgm.gmw.cn/attachement/jpg/site215/20220726/745785403963756345.jpg
  7月14日,杨尹渝(左)与团队成员在讨论自动化设备的改进方案。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https://imgm.gmw.cn/attachement/jpg/site215/20220726/6390398946901015390.jpg
  7月14日,杨尹渝在车间工作。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https://imgm.gmw.cn/attachement/jpg/site215/20220726/2123416452209528421.jpg
  7月14日,杨尹渝(右三)在指导团队成员为某型号固体发动机内壁粘贴隔热胶皮技巧。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https://imgm.gmw.cn/attachement/jpg/site215/20220726/4543858973945868683.jpg
  7月14日,杨尹渝在为某型号无污染爆炸螺栓装配打胶。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https://imgm.gmw.cn/attachement/jpg/site215/20220726/8902416654054899526.jpg
  7月14日,杨尹渝(前左)在车间查看团队成员工作进度。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https://imgm.gmw.cn/attachement/jpg/site215/20220726/4945425042391255651.jpg
  20世纪80年代,杨尹渝(左二)在车间里工作(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https://imgm.gmw.cn/attachement/jpg/site215/20220726/7326246003424578905.jpg
  2007年,杨尹渝在车间打磨某型号点火器的壳体(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https://imgm.gmw.cn/attachement/jpg/site215/20220726/2231853436967141962.jpg
  2006年,杨尹渝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时留影(资料照片)。(候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小引线助力问天实验舱冲破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