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总工会积极推行法律援助为职工点亮明灯
2021年4月26日,魏女士在省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的援助下,成功为其丈夫申请到了工亡认定;2021年7月5日,农民工陈某和他的17位工友在该中心的援助下,终于拿到了151202元的工程拖欠款,“追讨工资款、为民办实事”的锦旗表达着他们内心的万分谢意;2021年12月30日,来自甘肃临潭县羊永乡拉布村塔哇的农民工沙志勇(化名)和十来个乡亲工友一道,说什么都得把一面锦旗送到省总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手中,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12万呐!没想到终于拿上了自己的血汗钱,真的太感谢省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志了……”一件件真诚援助广大职工的暖心事背后,体现的是多年来省总法律援助工作认真践行“法援为民”理念,竭诚服务职工的初心与使命。
推进普法机制建设彰显工会普法责任
近年来,省总工会一直致力于推进工会系统普法工作,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把劳动法律普法纳入省总年度工作要点,纳入工会干部培训主要内容,纳入市总、新区和机关部门、产业(系统)工会年度重点工作责任书。并在壮大普法队伍、完善普法阵地上下功夫,省、市、县三级总工会设立职工服务中心或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完善硬件设施,聘请常年驻会法律顾问等专业法律工作人员为广大职工答疑解惑、宣传法律知识。
多年来,省总工会一直在不断拓展普法载体,每年按计划分批次组织法律工作者和律师深入市州、县区、企业及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开展法治宣传,指导全省各级工会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教育法治讲座,开展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等,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去年,为进一步健全普法载体,省总工会印发《甘肃省总工会关于在工会工作者和职工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突出开展《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民法典》等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在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制、运用工会信访维稳平台、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效,不断增强普法实效。
据了解,2017年以来全省共组织开展公益法律服务行动958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73.7万份,服务农民工28万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10件,帮助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7617.23万元。
畅通信访渠道完善职工维权法律服务机制
多年来,省总工会积极与省人社厅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共享机制,着重加强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职工信访风险防控预警,针对具体问题明确责任归属,协调督促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积极联合高校开展甘肃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调研,对甘肃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社保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撰写详细调研报告,为农民工社保问题研究提供实证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民工社保实践提出可行有效的建议参考。
对12351平台实行制度化管理,进一步规范热线的接听、登记、处理和回复等具体流程。对负责管理热线的分管领导、部门责任人,具体部门及具体工作人员实行问责制度、督查制度。充实工作人员力量,进行专业化接访培训,提高业务服务水平,使12351职工维权热线真正成为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有效平台,成为职工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
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维权服务能力
多年来,省总党组高度重视工会法治建设工作,将工会法治建设工作纳入省总全年工作要点,与工会重点任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将法治宣传、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工作纳入机关处室(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和市州、产业(系统)工会年度目标责任书,将法治教育纳入全省工会干部培训内容。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
12351职工维权热线服务平台、“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试点、常年聘请法律顾问、维护劳动领域和谐稳定……多年来,省总工会一直努力采取多举措来强化维权服务能力,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工会维权服务能力和水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