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851】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3)
蒋剑翔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活灵活现,就会有“人情味”,就会给人以亲切感。有亲切感的导语,自然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
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经济日报》一条报道长城学会成立消息的导语,也写得非常亲切动人:
当万里长城缓缓步入2644岁(从公元前657年有文字记载算起)高寿之时,一桩喜事降临她的脚下:中国长城学会25日在北京诞生了。
这里,古老的长城成为了一位高寿的老人,寿星得喜事,青春焕发,这多新鲜!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读了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你的印象也许就非常深刻了。
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已卸任的一位联合国高级官员说,照此计算,联合国文件逐页铺起来两年内即可到达月球。
一个27万公里的数字,一个到达月球的长度,足以使你震惊不已,想忘都忘不了。
我国国有资产总量有多少?是连年在升,还是在降?新华社2000年7月31日发了一条电讯稿,导语用最权威的数字回答了你:
我国国有资产总量继续实现稳步增长。1999年底我国境内外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总额为90964.2亿元,比上年增加8753.1亿元,增长10.6%。
这里,数字和数字的对比,比什么语言和文字都有说服力。(未完待续)
(作者为湖南省永州日报社副总编辑)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活灵活现,就会有“人情味”,就会给人以亲切感。有亲切感的导语,自然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