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不如一剑 发表于 2011-4-25 18:19:41

[正方]说“工人名声响价值低”一点没错

说“工人名声响价值低”一点没错

  一般情况下,把“名声响”和“价值低”放在一起说,似乎有点自相矛盾,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很多“名声响”的人,基本上不可能“价值低”,如果两者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那谁还处心积虑去炒作自己的名声,说来说去不就是为了实现或者抬高自己的价值吗?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名声响”和“价值低”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事物,为什么可以在“工人”身上无条件的统一起来呢?

  在这里我们先说说“名声响”。“工人”的名声之响亮是根本用不着多说的。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人阶级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坚力量,记得曾有过“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说法,这是全社会任何一个阶层都无法比拟的。即使是在文革期间,“工人”也是比较受重视的一支力量,在对“未来接班人”的培养上,也照样没有离开过“工宣队”这样完全由“工人”组成的组织。在过去最兴盛的“工农兵”这一词组当中,“工人”也占据着绝对第一的位置。我们大家都习惯说“工人老大哥”、“农民兄弟”、“子弟兵”,这里面“工人”仍然是最重要的。直到现在,我们不还是高唱《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关于“工人”的赞歌吗?“工人”的“名声响”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啊!同样,“价值低”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工人”干着最脏最累的工作,却享受着与之不相称的劳动报酬,还要承受着高房价、高医药费、高物价带来的诸多无奈和心酸,如果说现实社会就象一座金字塔的话,那么“工人”无疑生活在金字塔的最底层。

  “名声响”的同时又“价值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问题很好解释,那就是:“名声响”的“工人”和“价值低”的“工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前者指的主要是“工人”这个群体,如果从“工人”的总数量上来看,这个群体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是相当中的,这个群体所创造出来的总价值也是相当高的,这个群体完全有理由也应该享受相应的“名声”。后面的那个“工人”,应该是指某个个体。我们必须得承认,尽管在“工人”这个群体中,确实有很多贡献较大、价值较高的个体,但大多数“工人”从单个个体上看,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并不高。所以我觉得,不能把群体的“名声响”和个体的“价值低”混为一谈,那样只能混淆视听,还会让这个群体中的一些人心理失衡,不是吗?

渭水河 发表于 2011-4-25 21:28:20

说的有道理

百文不如一剑 发表于 2011-4-27 13:35:44

谢谢老师

安如泰山 发表于 2011-4-28 12:31:52

一点没错

袁金生 发表于 2011-4-28 15:45:36

有道理

安如泰山 发表于 2011-4-29 12:31:23

szlmhtx 发表于 2011-4-29 12:35:47

个人觉得多了解释,少了引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方]说“工人名声响价值低”一点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