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2-8-29 10:49:18

打造全新能源结构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解码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任务及实现路

记者王旭

8月22日,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名单出炉,17家园区均明确了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部分园区还提出绿色低碳产业、交通电动化等特色目标。具体如何实施,又有哪些特点和实现路径?8月26日,记者走访了省生态环境厅,逐一寻找答案。

路径鲜明

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

“近零碳排放园以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核心,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园区充分考虑园区战略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特征、能源结构、资源禀赋等实际,明确差异化的可行路径。

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按照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一体化开发理念,明确以清洁供能、低碳消费、智慧管理为主要路径,实现运营阶段单位产值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碳排放强度低于成都同类型园区30%以上,建成后碳排放总量即达峰。

攀枝花格里坪园区突出风光资源禀赋优势,将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形态摆在突出位置,提出煤炭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削减目标,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基地,构建集生产、制造、储运、应用、消费于一体的氢能产业链,打造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都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园规划到2025年沃尔沃汽车全面实行新能源化,纯电车型占比达50%,沃尔沃纯电动极星车型生产线改造建设项目预计2022年11月投产。同时,推进用能清洁替代和提效,将实施沃尔沃气候中和电能替代改造项目,已有9家企业实现全绿电,基本形成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结构。

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突出绿色建筑和光伏建筑推广,规划屋顶光伏装机20兆瓦,预计年发电2500万千瓦时,相当于年替代减碳约2万吨。目前,已建成中科九微超低能耗近零碳建筑。

投入较大

规模布局绿色低碳项目投资

项目化、工程化是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编制的基本要求。各园区结合发展规划,谋划绿色制造、低碳产业、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项目。

用能清洁化方面,成都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将在已实现燃煤锅炉全域“清零”基础上,将投资650万元实施“气改电”工程。同时,支持物流公司推广100辆新能源汽车,提升绿色物流配送能力。

节能降碳改造方面,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将依托攀钢集团实施球团替代、余热回收、煤气回收、风机变频等改造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50万吨以上,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能效碳效水平。

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四川金堂工业园区紧扣“成东中心、公园水城”定位,一手培育以光伏、新型电池为核心产业链的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一手推动通威太阳能、通合新能源等企业实施碳中和项目,实现低碳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

机制创新

构建园区降碳运营管理体系

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形态,亟需治理创新。各园区围绕工作机制、营商环境、科技支撑、投资融资、数据质量、人才队伍、宣传引导等要素,明确碳排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路径。

独角兽岛将建设碳排放管理云平台,下设碳监测、碳核算、碳管控、能碳展示四大平台,实现对电、气、冷、热等能源多层级分项计量和实时监测,提升园区能源系统智能诊断、远程维护和镜像展示能力。

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区聚焦打造“电动三江”绿色名片,将探索气候投融资新场景新模式,发挥国有资本对三江新区交通全域电动化发展的资本平台支撑和引领作用,支持项目主体通过申请专项债券、产业发展基金等多渠道筹集资金。

ZX68 发表于 2022-9-13 04:07:33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名单出炉,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造全新能源结构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解码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任务及实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