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 发表于 2008-3-10 13:32:32

《老照片·新故事》  告别棚户区  走向新生活

《老照片·新故事》
                                                                告别棚户区 走向新生活
                                                ——定格在照片中的南桐工矿棚户区变迁
      干打垒的土墙,屋顶是破烂的油毛毡和石棉瓦……。这样的房屋一片连着一片,分布在矿山周围,共有70多万平方米。今年,随着重庆能源集团南桐矿业公司工矿棚户区改造正式启动,承载着几代南桐矿山人记忆的棚户区即将消失、即将淡出人们的视线。
      南桐工矿棚户区是重庆市最严重、最集中、最典型、也是最大规模的棚户区,从1938年南桐矿务局(现重庆能源集团南桐矿业公司)成立之初便由简易工棚逐渐形成,最老的工棚至今已有70年历史。早年从事矿山采掘的工人们就被安置住在矿山附近的简易平房里,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实施“农转非”政策,南桐矿工家属大量来到工矿企业,有的由重庆能源集团南桐矿业公司采取“自建公助”的方式建成了简易住宅,有的就在城市周边、矿山周围搭建了大量简易住所,子女世代居住,并逐年发展成为大片棚户区。住在棚户区的煤矿工人曾经为国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如今,他们依然住在棚户区内,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简屋和棚户,由于年久失修,房屋极其破旧,许多人在棚户区住了几十年,居住条件几乎没有得到过任何改善,但是,与时下都市化住宅楼里“对门不相识”的封闭情形相比,这里的居住格局虽然拥挤、简陋,但几十年来邻里的关系却是融洽的,住在这里的矿工家属们相处得就像一个大家庭,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需要帮忙的,邻居们能办到的就不用找外人帮忙。
      工矿棚户区给南桐矿山人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目前正在逐渐消失,近年来,重庆能源集团南桐矿业公司除了为每个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外,还先后修建了“煤苑”等矿工安置住房,使越来越多的矿工从破旧的棚户区迁出,搬进宽敞明亮的安置房。今年,重庆市将南桐工矿棚户区改造作为首个试点的棚户区改造民心工程,在两年时间内让居住在南桐工矿棚户区的1.3万户共4.15万人搬进新建的安置房。可是,棚户区作为矿山发展进程中的特定历史产物将永远定格在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上,甚至今天拍摄的新照片也会成为明天南桐工矿棚户区变迁珍贵的老照片,定格在每个南桐矿山人的心里。

方向 发表于 2008-3-10 13:37:00

Re:《老照片·新故事》 告别棚户区  走向新生活

请大家指导!!!

东芳 发表于 2008-3-10 13:39:42

Re:《老照片·新故事》 告别棚户区  走向新生活

历史的积淀!

心酸的浪漫 发表于 2008-3-10 14:02:56

Re:《老照片·新故事》 告别棚户区  走向新生活

记住变迁。学习。

caoyang 发表于 2008-3-10 17:33:28

Re:《老照片·新故事》 告别棚户区  走向新生活

caoyang 发表于 2008-3-10 17:33:43

Re:《老照片·新故事》 告别棚户区  走向新生活

汪东亚 发表于 2008-3-10 19:13:12

Re:《老照片·新故事》 告别棚户区  走向新生活

城市的变迁,怀念的向往,史诗的记忆。一图和三图最有历史价值。

方向 发表于 2008-3-11 23:31:19

Re:《老照片·新故事》 告别棚户区  走向新生活

谢谢各位老师

许腾翔 发表于 2008-3-14 17:39:28

Re:《老照片·新故事》 告别棚户区  走向新生活

李瑞 发表于 2008-3-18 14:48:57

Re:《老照片·新故事》 告别棚户区  走向新生活

一幅老照片就是一个故事,一抹记忆,时间越久远越有价值。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老照片·新故事》  告别棚户区  走向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