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2-9-4 07:33:56

【写作课--877】新闻语言的特色:朴实

王 元

  质朴无华、具体实在,这是新闻语言的又一特色。

  李白有一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倒与新闻语言要求朴实相一致。新闻的语言讲究朴素,就要“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不必追求华丽辞藻,尽可能少用形容词、附加语,不搞那种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新闻写作使用朴素的语言,自然而无造作,而可靠而不虚浮,也就更能吸引和取信受众。

  新闻语言还以具体可感见长。客观存在的事实总是具体的,报道事实的新闻,它的语言就不能抽象,不能概念化,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都必须表述具体,言之有物,实实在在,让人觉得看得见、摸得着。

  《人民日报》关于《北京医院出国人员努力节约外汇》的报道,全文对事实的表述,它所使用的就是朴实的语言。其中写道:

  到日本考察的人员,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乱花一分钱。出国前做衣服,服装费都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该做四件衣服的,只做了三件。到了国外,住便宜的简易旅馆,吃大众化的饭菜,外出坐公共汽车,有时干脆步行。

  为节省开支,他们给公家带的科学技术资料,全都放在个人的箱子里,上下飞机车船,全由自己搬运。他们出国花的全部费用,不到国家规定的一半。 到加拿大、美国学习医疗电子计算机的人员,尽量少花美金,日常费用不到规定的三分之一。有一天,他们要去参观一个著名的动物园,到门口一看,一张门票2元5角美金,7个人就得花17元5角。大家对花这笔钱很心疼。有的说,咱们逛一次动物园,祖国农民得卖多少土特产?咱们节省一分美金,就能增加一分四化资金。大伙一商量,就改到别处参观了。

  这则新闻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大而无当的华丽辞藻,而是按照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朴素自然的表述清楚。特别是在动物园门口算账,把门票费用同农民出售土特产联系起来,反映了这些知识分子和农民心连心的精神境界,读了感到可亲可信,不由令人想起有些人出国大手大脚乱花外汇,与此形成强烈的对比。

  新闻语言讲究朴实,不等于不能描绘,重要的是描绘适当。这种描绘不是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想象”,艺术地再现事实,而是实际生活的直观写照,朴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原貌;它所描绘的“形象”是“事实形象”,而不是“艺术形象”。尽管客观事物的形、声、色、味自入新闻,受众可以感受得到它的千姿百态,但与那种凭主观想象去肆意渲染,堆砌形容词,是截然不同的。

  美国著名新文学家麦尔文·曼切尔说:“写作上的严谨就会形成语言上的简朴。”新闻语言的朴素自然,平实具体,不仅是新闻语言规律的要求,也是作者气质的反映。因此,要求我们加强修养,具备质朴的气质,用朴实的语言,写出影响读者心灵的好作品。

  (作者为媒体研究人员)

dongzi 发表于 2022-9-4 07:34:06

 质朴无华、具体实在,这是新闻语言的又一特色。

ZX68 发表于 2022-9-11 23:05:53

新闻语言还以具体可感见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作课--877】新闻语言的特色: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