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878】如何做出“让人眼睛一亮”的标题?
原创 刘国昌有人说,标题是决定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元素。
标题好,让人眼睛一亮,继而看全文;标题一般化、有的甚至老套,往往让人一扫而过,与正文失之交臂。
对此,笔者深以为然。
一、好标题为何让人眼睛一亮?
近日看报,总有一些好标题闯入眼帘,让眼睛一亮。
下面试举几例:
例1:
安徽合肥三十头镇中心小学教师杨波带领学生组建音乐社团
田埂上长出合唱团
——《人民日报》(2022年08月24日第10版)
点评:
这个标题好在哪里?好在一个“长”字!
我们常说作题要善于选好动词,动词选得好、选得准,整个标题就呈亮色。“田埂上长出合唱团”,具体、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2:
万亩良田“掌上”耕
——《光明日报》(2022年08月29日10版)
点评:
这个标题精炼、鲜明!特别是“万亩”与“掌上”相连,给人以新鲜感。人们一看标题就想看全文,了解一下万亩良田是如何在“掌上”耕作的。
例3:
邮政“天路”上的信使
——《人民日报》(2022年08月24日第20版)
点评:
邮政“天路”,这4个字形象地点出了这条
邮路的艰难,且富有悬念。人们看了这标题就会想:在这条邮政“天路”上奔走的信使是如何工作的呢?吸引人们继续阅读。 例4:
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成功举办——
360行,行行有机器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08月24日第05版)
点评:
做标题贵在标出“主要之点”,让人一看就能抓住重点获得新知。“360行,行行有机器人”这个标题做到了这一点。它以简洁的文字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鲜、有力的新闻事实:行行有机器人。令人振奋!
例5:
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已完成造林绿化100.8万亩,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
“让通州的兔子能一路跑到延庆去”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08月25日第05版)
点评:
这个标题以口语化、形象化取胜。
这篇通讯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北京市绿化的成绩,并点出了“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的新闻事实,可读性颇强。特别是标题做得尤其精彩,形象生动,易于流行。
例6:
“列车方向:山顶”
香港第六代山顶缆车投入服务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08月29日第04版)
点评:
现在的通讯标题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加强了副题的制作。
大家知道,副题是为主题服务的,它不仅要与主题协调一致,还要标出主要新闻事实,使“主题-副题”的结构趋于完美。
“列车方向:山顶”这个主题,简洁生动,但没标出具体的新闻事实。而有了副题“香港第六代山顶缆车投入服务”与之相配合,这个标题就完整了。 二、如何做出“让人眼睛一亮”的标题?
以上这些标题确实让人眼睛一亮。读者看了这标题后人们自然就会去看全文,达到了传播的最佳效果。
那么,如何做出这样的标题呢?
综合各方面的经验,主要是以下两点:
1、全力抓亮点。
一条消息或一篇通讯可能会有几个亮点,作题时要善于把最亮的亮点抓出来上题。因为标题的“地盘”有限,不可能把诸多亮点都呈现,只能选一个最亮的亮点在标题出现。
把最亮的亮点抓出来,要求编辑、记者得下一番功夫。要善于“去粗取精,亮中选亮”,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什么都想上题。
哲言道:都是重点也就没了重点,都是亮点也就没了亮点。所以我们要善于把做亮的亮点抓出来,并将之上题。
现在有些标题之所以不大受欢迎,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将“亮点”标出来。特别是一些会议新闻的标题,多是“XXX会议举行”、“XXX会议召开”的长标题,至于会议的主要内容在标题上却看不出来。如此这般的标题把会议亮点“埋在”了稿子里,于读者何益?
2、巧妙拟词句。
写文章是“文字的艺术”,作标题也是“文字的艺术”。人民日报社一位资深编辑曾说过,“文字的艺术”不是“文字的游戏”,它要求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底。
大家知道,标题的“地盘”小,主题也就十二三个字的“长度”。如何在这有限的“地盘”里体现较多的新鲜内容,使标题有“亮度”,这就要看编辑记者的文字功夫了。
请看下面的实例——
例1:
原题: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
改题:最可爱的人回来了
点评:改题用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字,使标题亮色大增。
例2:
原题: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
改题:
中办国办意见:公务活动主要提供家常菜
点评:用简练的文字把文中的“点”拎出来了,印象深刻。
例3:
原题:夜半忽闻客敲门,小窗口边送方便
改题:有客半夜至,窗口送方便
点评:7字题改为5字题,精炼!且富有韵味。
小结语
全力抓亮点、巧妙拟词句,这是做好标题的两个硬招。要将它们落在实处,需要勤于动脑,需要勤于动笔。这是老记者、老编辑们的经验之谈,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科学总结。
报纸天天出,网站日日新,标题得天天做。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坚持、绞尽脑汁地磨练,精彩的标题就会在笔下流出,赢得大家的喝彩!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报纸天天出,网站日日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