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879】你会写这七种通讯吗?
原创 姚赣南图 鸭跖草
摄影 张修东
通讯是在报道中常用的一种文体。
什么是通讯?通讯是比较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的新闻体裁。通讯的容量大,写法活,有故事,有起伏,有细节,经常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常见的通讯有7种:人物通讯、工作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集纳通讯、新闻特写、小通讯。了解并学会这7种通讯的写法,可以摸清其中的规律,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地运用。
人物通讯是用来展示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和形象的一种利闻体裁。人物通讯包括专访、访谈录、答记者问等形式。
写人物通讯首先要选好“主角”,把采访对象找准。能够成为采访对象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人:
一是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任长霞等。
二是政府官员和各企事业单位领导,上至中央领导、省市领导,下至各单位主要负责人。
三是各界精英人物,劳动模范,如科学家、企业家、运动员、演员等,只要他们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都可以采访。
四是普通平凡人。如环卫工人、保安、厨师、公交司机、售货员等,关键是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六是有争议的人物,以及反面人物。对这些人的报道要对社会启迪作用、警示作用。
人物报道既要写事迹,又要写思想,要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时代风貌,才能增强感染力,对读者有启迪作用。
参考文章: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日报1966年2月7日)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人民日报1963年2月7日)
工作通讯是总结地区、单位新近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成绩与经验的通讯报道。
工作通讯不同于工作总结,不同点主要有4点:
一是时效性不同。工作通讯讲求最新时效,而不是“改革开放以来……”“一年来……”
二是工作通讯不但对本单位有针对性,有指导意义,对其他单位也有启发作用。
三是工作通讯重点突出,比较精炼,不像工作总结那样面面俱到。
四是写作手法不同。前者是通讯的写法,后者是公文的写法。
参考文章:
《“五线一点”兴辽宁》(人民日报2007年4月4日)
精准脱贫的“延安答卷”(人民日报2016年3月21日)
事件通讯是反映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报道。
所写的事件必须有新闻性,不能事过境迁,相隔太久。比如,对地灾、洪水、火灾、抗疫事件的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事件通讯中的“事”,应当具有典型意义,如假酒案、儿童遭意外伤害、矿难等,都是社会热点,是受众所关心的。报道时,必须把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把原因分析透彻,把经验教训总结好。
参考文章: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国青年报1960年2月28日)
《追问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人民日报2010年7月14日)
概貌通讯是着重记叙社会变化、风土人情和建设状况的通讯报道。
概貌通讯中的“概”字,说的是写作是有重点的,不是全面介绍,不要写成游记或地区介绍。
概貌通讯反映的是新面貌、新气象、新思想,不是写历史。历史可以作为背景材料用上,但不是报道的主体。
在写概貌通讯时要抓住一个“变”字,从新旧变化中反映时代的进步,在强烈的反差中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参考文章:
《新唐山扫描》(人民日报1991年7月26日)
《今日大寨》(人民日报1985年10月5日)
集纳通讯是围绕一个主题同时报道一组新闻人物和事件的通讯。
在人物集纳通讯中,可以围绕一组相同或相近的身份、职业、性格的人加以组合,在一篇通讯内完成。事件集纳通讯可以围绕一个相同的主题,把几个典型的事件放在一篇通讯中。
参考文章:
《抗疫一线 共产党员群英谱》(人民网2021年8月12日)
《鹰厦铁路纪行》(人民日报1956年12月10日)
新闻特写是抓住新闻事实的某个空间或时间,对事件或人物作出生动形象的报道。它采用的是截取事实“横断面”的方法,其特点是现场感强,文风生动活泼。
新闻特写的“镜头感”和“立体感”特别强,能让受众有亲临现场之感。
参考文章:
《红场易旗纪实》(人民日报1991年12月27日)
《难忘的时刻----小平同志会见最后 一批外宾侧记》(人民日报1989年11月14日)
小通讯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是在讲一个故事,通常表现一件事情,线索比较单一,文风明快,字数一般不超过一千字。
参考文章:
《虎林笑看虎怕牛》(人民日报1996年8月19日)
《华阳碓上补给忙》(解放军报1989年11月21日)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文学硕士) 学习 通讯是比较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的新闻体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