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887】李泽厚: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1.辞达而已矣我喜欢文章能够读,能够朗朗上口,这也是中国传统。由于自己小时候学过骈文,我比较注意对称、简练和节奏,其中注意平仄就是入门功。但并未刻意追求,只是顺其自然。
我不欣赏现在“弯弯绕”、“团团转”的文章。“弯弯绕”是讲了半天,其实一句话就能讲清楚。“团团转”就是转得你头晕脑胀、天昏地暗,兜来兜去,最后仍然不知道在讲什么,读起来太费劲了。
2.修辞上的追求
在修辞上,特别是题目上,我一般还是要做一些推敲的。怎么样把我的意思表达出来,容易使人了解,这是最重要的。我反对故作高深。
3.简洁,除了文字,也是我构思上的一种要求
我对自己有两个要求:一是没有新意就不要写文章,二是不为名利写文章。从一开始就是这么规定自己的,别浪费自己的时间和读者的时间。几十年基本做到了。所以当我的学生写论文找我要题目的时候,我很奇怪。题目是你看了各种书之后,认为有什么问题或体会,这才会有题目,老师给你题目还有什么意义呢?当然老师可以指出一些待研究的问题,提供学生考虑。
写文章要有新东西,发现别人没讲透,没讲清楚,或者发现了别人还没发现的问题、资料,等等,这才叫自己的研究成果。文章要写一篇是一篇,每次都有从零开始的态度。
我过去已说过,作品不在乎多。陈寅恪就是几本小册子,汤用彤七万字的《魏晋玄学论稿》能抵得上别人七十万字。书不在乎多,文章也不在乎长,就是看有没有分量。一个作家,根本不要管能不能发表,就是为了写,写了摆在那也没关系,卡夫卡不就是这样的吗?因为文学作品不应该想着它会过时,几十年之后出版都没关系,这才可能是真文学。真正的文学作品的影响不仅是目前的,而且应该是传之久远的,应该有这个胸怀,不管能不能发表,我就按着我的想法,想写就写。而且不在乎多,鲁迅也不多,他也不是全部作品都成功,也有很多败笔,小说也有不成功的,但是不能否定他写出了最好的东西。 按着我的想法,想写就写。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