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总工会当好职工最信赖的“娘家人”
近年来,漳县总工会坚持职工至上的服务理念,着力抓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维权服务质量提升、深化工会改革等重点工作,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开展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以当好职工最信赖的“娘家人”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工会十三大胜利召开。强化思想引领,体现工会责任担当。漳县总工会坚持思想引领,以“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劳模事迹报告会、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赴哈达铺等红色革命圣地参观等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基层、进企业、进机关、进课堂,引导职工对党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同时依托“微信公众号”“职工微信群”,以重大节庆活动为节点,广泛开展歌咏比赛、主题征文、书画摄影、职工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力培育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着力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目前已建立职工志愿服务队68个,参与职工5000多人次。先后累计建成各级“职工书屋”36个。在人民日报网络版上发表文章1篇,省市级媒体上发表工会新闻稿件23篇,在市县工会微信公众号上刊发各类信息280多篇。
坚持服务大局,彰显工会智慧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主战场,团结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先后组织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深化开展争创劳模先进、工人先锋号岗位建功立业活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群团在行动”活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中彰显了工人主力军的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先后培育选树省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6名,市模范集体10个、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8名、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8个。并评选表彰了“漳县工匠”4名、“最美劳动者”和“最美娘家人”各15名。
开展“四送”活动,展现工会真情服务。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送”活动,发布人才招聘信息6200份,引导29名贫困大学生在县内9家企业就业,组织3批508名建档立卡户,赴福建、青岛等地务工。为高考录取的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12万元。去年发放困难职工帮扶资金80.83万元,其中生活救助68.8万元。走访慰问企业、脱贫攻坚、疫情防控、节日坚守岗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一线职工5200多人(次),发放慰问物资约20多万元。先后举办家政服务(育婴师)、面点师、挖掘机、钢筋工等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提升了困难职工增收致富的本领。目前已先后投入资金62万余元用于办实事活动,受益职工群众达2万多人,提升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深化建功服务,显现工会岗位特色。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开展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在全县企业召开工资集体协商会议,学习《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企业27家,覆盖职工2381人,签订率达70%,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覆盖率达95%以上。农民工与用工企业签订合同,设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5起。在建好8家“爱心驿站”的基础上,青岛即墨区总工会捐资建起3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户外劳动者,免费提供喝水、充电、休憩和阅读的场所。全面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目前已有参保单位96个,累计参保职工2751人,收缴会费43万元,为14人次患病或遭受意外伤害的职工支付互助金8.05万元。加大“八大群体”建会入会工作,积极吸收农民工入会,工会服务站点延伸到社区、乡镇、企业,实现了服务职工“全覆盖”,贴心的服务让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娘家人”。(蔡大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