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劳模)朱如发:麻辣的滋味
麻辣的滋味慢炖细熬
社区“大杂烩”
■人物:朱如发
■身份:省劳模、夫子庙派出所社区民警
■镜头:
“上访钉子户给市公安局长写信:‘以前在我们残疾人车主的眼中,警察就是专门跟我们找麻烦的,可是现在,我身边的警察就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亲人……’”
楼上住户漏水,他管;小区停车场,他建……都说社区民警没什么大事,可看似芝麻绿豆大点的事,想要做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让我们来看看,省劳模、秦淮公安分局夫子庙派出所的朱如发,是如何来烹制社区“大杂烩”的。
细心感化钉子户
从1996年转业至今,朱如发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已经整整16年了。还记得刚到夫子庙社区上任之初,他就听说社区内有一个令人头疼的上访“钉子户”,这户夫妻俩都是残疾人,女儿正在读高中,政府收购残疾车后,原来靠开“马自达”为生的他们由于家境困难,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
朱如发把这个“钉子户”记到帮扶对象名单中。节日到了,朱如发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用品;这家的女儿要高考了,朱如发又送去了营养品和复习资料……一次又一次,“钉子户”终于一改往日的敌对情绪,甚至还成了治安信息员。
这户人家后来还专门给市公安局局长寄去一封感谢信,信中这样写道:“以前在我们残疾人车主的眼中,警察就是专门跟我们找麻烦的,可是现在,我身边的警察就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亲人……”
热心巧解邻里纠纷
在许多人眼里,社区民警管的都是婆婆妈妈的事,事情虽小,想管好也要有“两下子”。曾经有三户居民联名向朱如发反映,4楼一户人家的水管整天往下漏水,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朱如发上门后了解到,这户人家的房子已经出租,租房人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室内装修情况,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一来,楼下的三户人家与四楼的关系顿时紧张起来,多次发生口角。
朱如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尽办法多方查找,终于与身在上海的房主取得了联系,一次又一次做工作,房主终于同意让南京的亲戚帮忙上门维修。“折腾”一个多星期,水管漏水问题终于圆满解决。
恒心打造平安社区
朱如发分管的辖区内有一个全福小区,原本是社区里案件最多的小区,每年仅摩托车、电动车被盗案件就有几十起,居民们意见非常大。朱如发接手后,首先从入户调查工作开始,那段时间,他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更别提双休日、节假日了。找到症结后,朱如发开始筹建小区停车场,车主按月缴纳停车费用,聘请专人全天候管理看护。
小区内的两个自行车停车棚早已破旧不堪,朱如发又利用停车场收取的费用,在居委会的支持帮助下,建起了两个全新的封闭式停车棚,对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实行统一摆放,编号管理,并由专人看管。2005年夫子庙社区被评为无案件社区,全福小区被评为平安小区,2006年至今未发生一起车辆被盗案件。
社区鸡毛蒜皮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着,朱如发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这锅社区“大杂烩”,在朱如发的慢炖细熬中,香味越发扑鼻。
来源:扬子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