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劳模)左光满:光满服务 光明在前
光是光明的光,满是满意的满。“用电有困难,请找左光满”,这是全国劳模、广水市供电公司营抄工左光满的“光明的承诺”。13年来,他始终实践着5分钟内复机、30分钟内赶到现场的诺言;13年来,他叫得出所服务辖区2000多户客户的名字,记录着2000多户居民的电话号码;13年来,他只有46个完整的休息日,而他参与开展故障抢修服务4.23万次,服务零投诉;13年来,他为家庭困难客户垫付电费1万多元,为福利院和孤寡老人义务上门服务600多次……
辖区的百姓亲切地称左光满是随叫随到的“电保姆”、方便大伙的 “左师傅方便面”。
群众说人熟好办事,就让辖区客户都成为我的熟人
骑着摩托车,背着工具包,黝黑的脸庞,爽朗的笑声……左光满每日穿行在街道、小区,就是这样随和,仿佛自家的好兄弟,有求必应,有难必帮,随叫随到。很难想象,13年前,他40岁从少校营职转业到地方后,居然放弃在机关的工作岗位,选择到基层一线当一名普通的营抄工。
左光满出生农家,1978年入伍后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后经军校深造后在原福州军区某部任职,荣立过个人三等功。1995年,他告别军营转业到广水市电力局。然而,很快适应地方生活的左光满却主动提出,离开机关行政岗位到应山供电所当一名普通的营抄工。
家人和同事都不理解,同时进入机关的同事陈辉问:老左,你40岁的人了,到底图个啥?“什么都不图,就图个实在。”左光满认真地讲,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吃百家饭长大,对乡亲们有感情;自己是部队成长起来的,适应基层也喜欢基层。如果能天天走街串巷,办点实事、做点好事,也过得充实、心里踏实。“基层会苦些,但想想那些长眠在国界碑旁的战友们,我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就这样,40岁的左光满拜小自己十多岁的年轻人为师,一切从头学起,很快熟悉了业务。1998年夏天,一位老战友家里盖房子,找左光满办装表接电手续。事后,战友感谢地说:“人熟好办事,幸亏有你这么个熟人。”这话点醒了老左:“战友和我是熟人,遇到困难容易找到我。但对于客户用电有困难时,有什么办法能尽快找到我呢?我能不能成为大家的熟人呢?”
左光满说,在部队时,讲的是“军民一家亲”;到了地方,相信也能做到“供需一家亲”。他很快拿出三个月的工资1000多元买了部BP机,将号码自费印在小卡片上,并认真地写下 “用电有困难,请找左光满”,并承诺5分钟之内复机,30分钟赶到现场,实在分不开身,主动预约时间。
卡片服务卡一发到客户手中,很快就有了效果。有时一天要接十多个传呼,差不多有一半时间在路上来回奔波,大到装表接电,小到家电维修,不管分内分外,只要是乡亲们有需求,找到左光满,都来者不拒、随叫随到。虽然有时他累得筋疲力尽,但想到亮灯时,乡亲们脸上笑开了花,左光满就觉得值得。
你把服务当家务,客户就会把你当家人
2002年8月,左光满接到居民丁顺舟的传呼。原来,丁顺舟母亲突然去世,而小区因为电网改造,电力供应只能白天停,晚上送。天气十分炎热,老人的遗体将无法在灵柩里正常安放,一家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情急之下,丁顺舟想到了左光满。赶到丁家的左光满前前后后仔细查看了线路,想到了一个特事特办的方法:从最近的一个变压器上牵出一条临时线路。老左很快为丁家办理了临时改线的手续,解决了难题。但是,这就需要左光满每天一早赶去接上临时电,一晚在小区恢复送电时停掉临时电,收回电线。
一连四天来回跑,让丁顺舟一家非常感动。老人入土为安后,丁顺舟带领全家上下十余口人赶到供电所,一字排开,向左光满鞠躬致谢。这一场面让左光满感到很震撼。“这不仅仅是因为一个老百姓家的最高礼遇,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你心里有他们,他们的心里更有你,你为老百姓做了那么一丁点儿的小事,他们就给你这么重的回报。”
从这件事上,左光满总结了一个优质服务秘诀:把客户当家人,把服务当家务。他想:如果都能坚持把客户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看待,把服务当成自己的家务来办理,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还有什么矛盾化解不开?
有一次,一位老人来供电营业厅办理电费储蓄业务。工作人员告诉他:我们这里办不了,要到银行办理。老人坐下不走,说:“我找左光满。”老左知道后马上赶过去。老人说自己腿脚不便,问左光满能不能代他办理。左光满当即说:“你手不方便,我是你的手;你腿不方便,我是你的腿。”后来,这位老人满意而去。
随后,左光满由此想到总结出了一套针对老年客户的服务套路,建了一个 “老年用户分类服务档案”: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电费代缴服务,为留守老人用电提供安全提醒服务,为孤寡老人用电提供爱心资助服务,为社会福利院用电提供贴身管家服务。
广水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陈杨说,现在,在左光满服务的片区,客户觉得找左光满办事,就像找老朋友帮忙。老左身上有时甚至会挂着客户家的钥匙,揣着客户家的电费存折,在他们不方便时,帮着看看线路、修修电器、交交电费。
谈起住户们对自己的信任,左光满笑着说:“乡亲们送了一个外号给我,叫‘左师傅方便面’,我喜欢这个外号,也乐意为大家去办这些琐碎的小事。有几次我在抄表的小区街边上吃早点,要付钱时,老板却告诉我:钱已经给过了。回头问旁边的人,又没有人承认。这样的次数多了,我都不敢再去那里过早了。”
对客户的承诺30分钟就能兑现,为妻子过生日的承诺却拖了十年
一心为大家服务的左光满却一直感觉对自己小家的亏欠。每年的年三十晚上,用电负荷就会急剧攀升。左光满总是带头值班,到台区测量负荷、巡查线路。13年来,他没能和家人一起守岁,没能看上一台完整的春晚直播。
2002年除夕,左光满巡查到大邦路1号变压器时,发现温度超标,变压器就有烧毁的可能,整个小区都会停电。由于当时设备和技术条件有限,左光满赶紧向邻近的客户借来电风扇,对着变压器不停地吹,坚持了四个多小时,一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用电的高峰过去,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刚毅坚强、上过战场的左光满也有特别无助的时候。2008年11月,妻子祝申英说身体特别不舒服,让老左陪着去医院检查一下。没想到妻子被发现患有子宫肌瘤,病情已经很严重,必须立即动手术,不能再拖。
左光满说,他亲手将妻子推进手术室后,才猛地意识到:这么多年来,对她关心照顾太少,欠她太多。“我特别害怕失去她,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助,我第一次打电话向领导请假,请一个星期的假。我又找来几位所里的同事一起赶到医院,在手术室外给我壮壮胆。”
就这样,左光满在医院安心陪妻子度过了难得的7天,还为她做了平生第一道菜——— 排骨藕汤。妻子喝了一口,笑着告诉左光满说:“你忘了放盐,但这是我喝过的最好的汤!”
对于用户用电有困难的承诺,左光满30分钟就可以赶到现场。但对于好好给妻子过个生日的承诺,老左却总是忘掉。2009年10月11日,妻子祝申英50岁生日。左光满这次早早安排好工作,悄悄和妻子幼儿园的同事商量,把教室布置完毕。
当晚,当左光满领着妻子走进幼儿园教室时,全场灯光忽然亮起,眼前的一切让祝申英惊呆了——— 鲜花、蜡烛、生日蛋糕、还有同事们祝福的歌声,所有这些都为她而精心准备的,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幸福来得太突然,祝申英泪湿眼眶:“老左,这个生日,我已经等了十年!”满脸惭愧的左光满走上前,紧紧地与妻子拥抱在一起。
随州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丁和平表示,左光满褪下了军装,却没有褪下军人本色。他质朴得犹如泥土一般,却一诺千金,十三年如一日,风雨不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04年,广水市供电公司成立了首支“光满服务队”。2005年,随州市供电公司在全市举行 “光满服务品牌”启动仪式。如今,随州全市已有43支“光满服务队”活跃在电力行业,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红旗班组”的荣誉称号,将一个人的精彩,演绎成一群人的传奇。
来源: 新华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