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k5994674 发表于 2022-10-7 20:05:16

到东边去看海

本帖最后由 tpk5994674 于 2025-4-7 20:13 编辑

作者:芦长福

我从小生活在身处祖国腹地的攀枝花,每天睁开双眼,呈现在自己眼前的除了大山还是大山,尽管我从小生活在高山地带,却不知为什么,一直对海情有独钟,喜欢海的蔚蓝与辽阔。
小时候常听父辈们说,海是美丽的,在海的最深处有一座美丽的水晶宫。宫里头住着老龙王和他的妻子儿女们,还有不计其数的虾兵蟹将把守着,并且有呼风唤雨的本领。所以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是向往着大海的,可在那时来说,仅仅是神话的吸引而已。所以我那时对大海的了解是非常狭隘的,那时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到海边看一看龙宫到底有多漂亮,多雄伟,是不是像父辈们所说的那样。后来又从《海之子》《小黑鳗游大海》《海螺号》这些小人书哪里看过有关描写大海的故事,这时候对大海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再大一点的时候,又读过《海岛女民兵》《霞岛》《渔岛怒潮》《老人与海》《金银岛》《鲁滨孙漂流记》这些描写大海的小说。这时候通过自己想象力丰富的大脑,在自己脑海里浮现出了广阔而蔚蓝,神秘而莫测的大海的形象。这期间又从电影《对虾》《海霞》《蓝色的海湾》《海之恋》中看到了大海影像。对大海有形象的感官,对大海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心想有朝一日能够到大海边看一看那汹涌磅礴的大海。小时候,没有那个能力,后来参加工作,结婚,那些年因为孩子小,工作忙而很少出去了。总想等孩子大一些。慢慢的,心也似乎变得懒了,虽然每一年都想过出去散心,也都是在西南三省转悠。去东方去看海的想法,一直没能成行。
2016年6月一次机缘巧合我和妻子经过两天两夜的火车,我们来到了秦皇岛。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海滩。妻子丽静喜欢海,却一向是怕水的,于是先站在水边,只让双足先接触海水,当一个海浪翻卷而来,海水蓦地漫过小腿,妻子丽静吓得“啊”的一声,急急的后退了几步,不敢再向前。看着妻子丽静狼狈的样子,我偷偷直乐,妻子丽静嗔怪的看着我,向我挥挥拳头,我这才告饶的勉强止住笑。我见妻子丽静不肯下海,自己先在水边把海水往身上撩,让身体适应海水的温度,然后带向海水远处走去。海浪一个连着一个的翻滚而来,其实并没有多大的风的,这才真正体会到“无风三尺浪”的真正含义。白色的浪花起了又落,落了又起,如此反复,奔腾不息,大海的力量是无穷尽的。
赤足漫步在大海边,任凭海风吹拂我的面颊,清新的海风不禁让我想起了毛主席的那首词《浪淘沙 北戴河》。1954年毛主席到北戴河办公时,曾经写下过著名诗篇《浪淘沙 北戴河》。在诗词中,这位伟人挥笔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每到北京酷暑难耐的时刻,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都喜欢到北戴河避暑办公。我任凭自己的思绪在时光中穿梭,此时我的耳畔又响起曹操的诗词《观沧海》,仿佛看到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河北昌黎碍石山的情景。
也不知道过来多久,妻子丽静喊声把我从历史的烟云中唤醒。妻子丽静说是海水太凉了,于是我们又回沙滩边上,晒晒太阳,暖暖身子,我们用沙子埋起自己的腿。享受着这沙滩浴。坐在洁白的沙滩上,妻子丽静侧过脸来幸福地对我说,她来海边享受的就是看海,就这样静静的站在海滩上,用心聆听海浪的歌声,这种天然音乐,如此美妙。海水不可过多,只是轻轻接触就好,让双足浸在海水中,适应那份沁凉,在把这份凉意传遍全身,抵挡阳光的热度。让海风吹拂着长发,举目远眺,让思绪随着海面的辽阔飘到远处。有人说,人到了海边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因为海的辽阔会让你的胸怀也变得开阔,什么烦心事都可以瞬间看得云淡风轻。
黄昏已经降临,海滩上的人们己经离去,重叠叠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涌向岸边,吞着海滩上留下的脚印。美丽的晚霞像打翻了的颜料,异彩纷呈。把一个个美丽的颜色撒向天空。
带着对美丽景物的回味,坐上去秦皇岛市区的车,我的情绪依然很兴奋,我的目光依然恋恋不舍地继续向车窗外望去,不同的景物呼啸而退,海,依然在视线之内,梦中的大海,依然那样的美丽而纯净!
回到攀枝花多日,心情一直久久不能平静。在将近一个月的行程之中,北戴河之行最令我难忘和留恋。每每想起大海,总会让我心情显得异常的兴奋。美丽的北戴河,美丽的沙滩,美丽的大海,永远的留在了我记忆深处,真希望有机会还能去,再一次的领略海洋风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到东边去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