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国代表团表现优异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家具制作、精细木工、木工3个项目于10月11-14日在瑞士巴塞尔举行,共有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名选手参赛。经过4天激烈角逐,中国选手邵茹鹏获得精细木工项目金牌、李德鑫获得家具制作项目金牌、王纵横获得木工项目优胜奖。其中,代表中国参赛的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教师邵茹鹏获得的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金牌,这是我国在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比赛要求极其苛刻
本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共有来自中国、瑞士、韩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比赛要求根据现场提供的设备材料,完成平面和三维两个模块的作品制作。选手在两天内完成比赛准备,四天22小时内完成作品的杆件制作、榫卯连接、拼装、打磨和装配。
项目对于精度的要求极其苛刻,选手通过手工和机器设备,使用各种形式的榫卯接头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木质零部件,每一个接缝处的缝隙不得超过0.4毫米。要知道,一张A4纸的厚度为0.1毫米,0.4毫米即4张A4纸叠在一起的厚度。小于0.4毫米仅仅意味着选手能在项目中得分,若想得到满分,便要将缝隙的大小限制在0.2毫米以内。
这么小的缝隙,仅凭肉眼和尺子,怎么判断?事实上,在精细木工项目的检查环节,裁判的手中都会有特殊道具——塞纸(尺),其分为0.4毫米、0.2毫米两个量级。检查时,裁判会向缝隙插入塞纸(尺),一旦插入,选手就会被扣分。除了缝隙大小,裁判也会对榫接的松紧度和光洁度进行打分。
在许多人的概念里,鲁班是木匠鼻祖,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应具备一定优势。但其实,由于精细木工项目的评分标准为国际标准,且更多考验的是图纸制作、高精度还原等方面的能力,中国传统木工中巧妙、创造力、艺术等优势未必能完全体现。
对中国选手而言,最难的是转变观念,适应国际大赛的评分标准。为了达到极致的精细,选手要耐得住寂寞,每天反反复复练习,精益求精。
从小木匠到世界冠军
邵茹鹏是安徽亳州人,2018年进入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学习,他一进校便被学校的创意木工社团所吸引。被木工社团选中后,他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他总是主动帮助教练完成辅助工作,争取每一个跟教练学习的机会。在木工社团中,他将满腔热爱化作行动,制作出一件件让人惊喜的作品,在精细木工领域找到了人生目标和价值。
2019年底,邵茹鹏通过选拔,被录取为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基地的梯队选手。正式入选后的训练严格而艰苦,他在历练中慢慢沉淀并成长为一名种子选手。2020年5月,邵茹鹏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上海市选拔赛中获得第一名,同年12月又作为上海市选手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竞赛(暨全国选拔赛),摘得银牌。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除了邵茹鹏,来自江西的00后木匠李德鑫也用精湛的手艺告诉大家:木匠也能成为世界冠军。
10月15日晚,从瑞士传来喜讯,江西选手李德鑫代表中国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家具制作项目中斩获首金。这是我国代表团取得的首枚金牌,也是我国自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家具制作项目的首枚金牌。
说起这位世界冠军,2000年5月出生的李德鑫既是一名初出茅庐的木工,又是手工木工高级技师。说他是初出茅庐的木工,李德鑫学的是家具艺术设计专业,去年7月才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毕业。
说他是手工木工高级技师,他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手工木工高级技师等称号,一毕业便回到母校教书,并代表中国在刚结束的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家具制作项目中斩获首金。
其他项目再获金牌
当地时间10月16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数控车项目和数控铣项目比赛结果揭晓,来自中国的吴鸿宇和周楚杰分别获得这两个项目的金牌。
中国选手顾俊杰获得印刷媒体技术项目金牌,欧阳婉青获得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优胜奖。 教师邵茹鹏获得的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金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