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2-10-20 09:14:53

【写作课--937】常见差错剖析(一)

来源:陈春淋 老记说事

差错数量是衡量报纸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因差错造成重大损失及负面影响的屡见不鲜。降低报纸差错率,编校人员要拓展知识面,遵守采编程序,也要善于总结经验,找出原因,切实提高业务水平。

  一、语言文字差错

  语言文字差错,是新闻稿件中常见的差错之一。

  1.错别字

  错用同音字。

  手写时代,就有“音近而误”“形近而误”的说法,使用电脑后问题更突出。由于录入速度快,用拼音类输入法,容易因音近而误,如将“品味”打成“品位”,将“来料加工经纪人”错成“来料加工经济人”,“情节”打成“情结”等等。

  在编辑2019年4月19日6版《冒充女性在社交平台“谈恋爱”》一文时,笔者看到 “叶某提出回家见父母,但郑某均以各种理由推脱”,这句中的“推脱”应改为“推托”。“推脱”是推卸、开脱,其对象是指与自己有关的事,多为责任、错误等。“推托”是借故拒绝或推辞,其对象是指别人请求的事。

  错用形近字。

  一般五笔字型输入法录入汉字都是盲打,由于录入速度快,拆分字形时,拆分错误、记错代码都会造成文字形近而误。如“辩”与“辨”, “汨”与“汩”, “蛰”与“蜇”, “沓”与“杳”等的字形非常相似,不仔细分辨,不了解字词的意思就很难写对。

  2009年2月1日6版大样《天下文章一大抄》一文道:“自汩罗江流下的蓝墨水,至唐诗形成高峰。”这句话中的“汩罗江”应改为“汨罗江”。“汨”与“汩”的字形非常相似,但读音和意义却完全不同。“汨(音mì)罗江”,水名,发源于江西,流至湖南入洞庭湖。而“汩(音gǔ)”,形容水流动的声音,如水车转动,河水汩汩地流入田里。

  意近易讹。

  因两个字词的意思相近,读音相同而混淆的例子就更多了,如“期间”与“其间”都表示某个时间段,但经常混用。“降伏”与“降服”都表示制服,但侧重点不同,“降伏”一般用于动物,“降服”一般指人,如果搞不清意思就很容易出错。

  2019年4月1日5版大样《夫妻携手 参加志愿活动》中写道:“期间,郑荣松没有休息过一天。”这句话中的“期间”应改为“其间”。《咬文嚼字》编辑部曾把“期间”列入“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足见差错率之高。“期间”前面必须有修饰语,指明具体的某段时间,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这个词不能单独放在句首做状语。“其间”可用于时间,指某一段时间,一般是单用,前面不加别的成分,例如“他教书多年,其间多次获得嘉奖”。(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衢州晚报)

dongzi 发表于 2022-10-20 09:15:38

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作课--937】常见差错剖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