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科瑞特公司借力京津冀济人才链穿起产业链
“我们新研发的净化空调机组净化精度高、节能效果好,一投入市场就广受客户好评。仅靠这项新产品,公司年销售收入就增加了1200余万元。”日前,武城科瑞特空调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连宏高兴地说,多亏与山东大学的科研合作,提升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科瑞特空调集团有限公司专注生产空调风机,产品量大、质不精,企业盈利能力一度遇到了瓶颈。公司谋求转型,但面临人力和材料成本高、科研力量弱的困难。公司与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进行战略合作后,短短10个月内,双方合作研发的多款新产品就投入市场,成功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并获得德州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该公司还与专家通过“线上”对接、定期到企“线下”交流等方式开展合作,建设“研究生工作站”等高能级人才平台,校企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公司已引进高层次人才8人。“相比过去的‘闭门造车’,校企合作提升了技术研发能力,降低了大约一半研发成本。”李连宏介绍。
武城县积极建立面向京津冀济的产才融合发展模式,抢抓北接京津冀、南融省会经济圈的重大机遇,依托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优势,全力做好人才招引。推行校地、校企人才“共享制”,利用“企业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等柔性用才方式,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流程再造。有关部门走访80余家“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全面摸排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准确把握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建立人才技术需求信息库,精准匹配京津冀济专家教授,让人才链穿起了产业链。
“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合作体系,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载体、高校为核心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格局,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武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星海说。
政府搭台,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选择”武城。2021年以来,武城县为企业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贷款7000余万元,并协助科瑞特空调集团有限公司和德州新动能铁塔发电有限公司等100余家企业与中科院、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40余所京津冀济著名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现已实现科技成果转化30余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