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2-10-28 20:51:56

【写作课--950】写稿如炒菜得讲火候

原创 81356  李希瑾


有入门干宣传岗不久的小伙伴问我,单位每天都有不同的工作活动,有发稿任务,这宣传稿怎么写,才能有人看,有人赞。

干过几年这一行,本人不才,不便多说什么,只是交流了一下自己的体会,说事拉理。

1

曾经写过一篇不足500字的短评“不应有的感谢”,发表在《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当时编辑回信说,这问题角度选的好,有普遍指导意义。后来,短评中得到点赞的某市法院,因此而盛名,成了全国同行业中的模范先进单位。

事例不在于大小,包子好吃不在折子多。

短评事例来源很简单,这家法院公开提出,今后工作中不再接受打官司人员赠送的表示感谢的锦旗,秉公司法,是他们的职责。

做好,是应该。做不好,才是不应该的。在当时业内把接受锦旗多少,作为衡定工作成绩优劣的一项标准大背景下,这家法院的做法,无疑是独树一帜,正因为有新意,有积极意义,有推广必要,所以才有了引人注目的价值。

小伙伴说,他们单位主要的工作就是船舶装卸作业。前两天,他写了篇五船同靠泊的小稿。总结了一下,在船舶集中到港,接卸条件不充分不具备,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单位是如何如何保证这五条船舶靠泊作业的,发表在单位内部的公众号上,如果不是动员大家转发点赞,说白了,没有多少人关注。

如果,这正常的例行工作,稍微做好了也算是新闻的话,岂不是街头的蚂蚁上树也能上头条?

关键是,没有选择好合适的角度,把一盘好水饺下挣了口,不妨换个角度独立思考一下。我给他出了个主意,单位生产指挥组织系统的作用发挥,要在多个方面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准确动态信息,熟悉掌握内部单位存在的困难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综合发力,科学借鉴利用航天器发射精准计算出来的“窗口期”做法,一鼓作气,用详实的细节事例融合其中渲染。

如此,此稿不但将单位生产组织指挥水平高超、气象部门的科学严谨精神、内外部协同作战能力等,均能在一个平台上立体全方位的彰显,一举多得,若能成稿,不仅仅是在内部宣传的事了,就是推荐到主流媒体,也是一篇相当不错,宣传效应一举多得的好新闻稿。

2

小伙伴接着说,他们单位正在推行5S精益管理,他写出来的东西干干巴巴的,只是说单位想了哪些办法,现状与原来的区别在哪,就像是那些摆在现场的工具一样,静态有余,动态不足,意犹未尽,就是找不到突破口。

企业管理,是一个恒久的课题,也是出新闻的话题。从事企业管理工作与该项工作的宣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概念,工作思路方法不一,但是出发点,落脚点是一致的。

缺少自己独立的思考,只能被管理者牵着走,管理的核心着力点没能找准,难怪跳不出圈子,发现不了闪光点。

和他闲聊过程中,他说在参加启动这项工作的动员会上,主持人针对在前期推行5S精益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作了一番解释,“这项工作不搞一刀切,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比例说在检查一些职工的衣柜时,不刻意全部要求把工作服叠起来,尤其是夏天,容易出汗,可以采取挂起来的方式定置。”

小伙伴说,人家随口说的话,也是规定中的一项标准,感觉没有特别之处呢。

我临时插话,说有这几句就足够了,就抓住这一点,深入挖掘细节,就找在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如何把企业管理工作的事项做细做实的,这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的具体体现。

务实的作风,避免为了5S管理而进行机械教条管理的形式主义,戒四风,转作风的典型事例,与当下的政策要求密切相连,这么有意义的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单位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效能最大化,治企有方,兴企有为,这不是新闻是什么?

管理者从管理的角度推行管理措施落实,宣传工作者从旁观者更高的一个角度,挖掘推行过程中的好做法有普遍指导意义内涵的事实,各司其职,珠联璧合,发挥独特优势,宣传也是生产力的价值方可体现的一览无余。

3

小伙伴苦恼地说“感觉现在不写点又创作业效率的事,就没有可写的了。为了写稿等下一个纪录,就象是在眼巴巴地等老母鸡下蛋一样。”一个固定思路模式都写腻了,等下一次再创造一个新的小纪录出来,只需换换数据就行了。

我告诉他,现在所谓的一些生产作业纪录类的信息内容,本身没有可比性,更缺少行业权威的动态认定标准,大部分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从另一个侧面来讲,也意味着暴露出计划指标设置不科学保守不合理的问题。我问他,有没有针对该问题进行研讨改进的行动?他一激灵,说“有啊,重新修订了考核指标,加强了人员技能培训等,好多条挺中用的措施呢。”

我接过话茬,“好了,这思路角度有了,就写从如何正视短板,反思再造,效率提升背后的人员技能素质提升、生产组织能力增强、融合协作意识提高,执行力高涨等方面入手,组织典型事例来印证。”

何谓“有意义”?业内一致的共识是,宣传要坚持新闻主流价值观,失去了意义,就丢了宣传工作者起码责任担当。“有意思”,站在社会立体层面不同行业受众群体读者的角度,把专业领域的事,用通俗易懂的社会化语言讲明白,让他们尽可能认识认同,在愉悦中接受你传播的信息,信任支持你们集体的文化管理,还有价值观,爱屋及乌。

不然的话,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总结归纳升华出来的东西,写谁谁看,谁写谁看,写不好,还得逼着别人看,那就没意思了。

好的新闻宣传稿的标准既得“有意义”还得“有意思”,挖掘故事里的事,才是有意义有意思的事。好故事,是用心讲出来的。

建议这小伙伴,在下笔成稿之前,不妨先分析一下采访到的事实,用新闻价值这把尺子衡量一下,这事儿重要不重要?在本行业内有何积极和普遍指导意义?要给哪个受众群体看?可能会收到哪些宣传成效?这个思考精打细磨的过程,就是新闻价值具体应用的过程。

新闻稿不同于工作总结报告,题材表现形式大不一样,不可为了图省事,混为一谈,照搬照抄,不伦不类。诚如去饭店吃饭,厨师给你炒菜,技艺水平一般,又想强迫食客咽下去,吃的不满意,还得忍气吞声说个好,没人吃这一套。

实话实说。

dongzi 发表于 2022-10-28 20:54:24

好的新闻宣传稿的标准既得“有意义”还得“有意思”,挖掘故事里的事,才是有意义有意思的事。好故事,是用心讲出来的。

有龙则灵 发表于 2022-10-29 07:14:47

写稿如炒菜得讲火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作课--950】写稿如炒菜得讲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