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发表于 2022-11-26 20:28:19

将“木匠精神”传承下去

家风是一个人或一家人的成长之基,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从“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和“钱氏家训”,讲述了一个个家族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中国人超越时代的家族凝聚力和责任感。
作为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和睦、健康成长,同样离不开好的家风、家训。我的爷爷是村里远近闻名的木匠,父亲子承父业自然也成了木匠。
80年代农村的大部分家具还是手工制作,我家的也不例外。父亲不善言辞,却心灵手巧。他做木工活,从来不用画图纸,只要看过的东西,便能熟记于心给打造出来。家里的桌椅板凳、茶几衣柜都是父亲亲手制作,从选材到打磨修饰、榫卯接头,每个细节他都极其认真地完成,力求做到将每个作品做到极致。
我喜欢父亲做的捣蒜锤、小坐车、小木锤等小物件,灵巧中透着精致,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好看。这些小物件都是用做家具剩余的零碎木料做成的,父亲做好后将它们送给雇主或邻居们,无形中也增添了许多额外的活计。因此,一年四季我家的院子都是“叮叮当当”“吱吱嘎嘎”响个不停。
我最喜欢看父亲刨物件的样子。父亲在耳朵上夹一支铅笔,眼睛斜视木料,一眼便能看出哪个地方不平或粗糙,“嗤”的一声,刨子飞速经过,木料上便刨花飞扬,留下一个光滑的平面。有时他会拿出卷尺反复测量,然后用铅笔画一下再刨一下。我喜欢那一卷卷像云朵一样被刨出来的木屑,更敬佩父亲对每一件物品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耳濡目染,渐渐的我也养成了万事皆精细的生活态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手工木匠这个传统的行业渐渐退出社会舞台,但万事力求完美,精益求精永远都不会过时。我很庆幸自己能够继承到一点儿父亲身上的“工匠精神”,并靠着这种“木匠精神”,在工作生活中收获了别样的精彩。
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定会将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教育子女用一种执著、精益求精的木匠态度,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一个认真生活、做事严谨的有心人。

dongzi 发表于 2022-11-27 14:16:46

匠心独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将“木匠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