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986】学会“弹钢琴” 翻唱“四季歌”
话说记者上岗,“不见月”“难为春”的情景,着急、上火一阵子。站里行政杂务问问,放放;用气力寻找报道线索,火速奔赴采访目的地。在站不像站的吉林站,先把眼睛盯在四平、沈阳、哈尔滨。采写出《五路求贤,年年增财,四平跃居中小城市工业生产前列》、《辽宁省委重视选拔后备干部》、《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加快发展》、《黑龙江畜牧业基地初具规模》。我赴大连站,借助地方报的社址安身,处理些必要的行政事务,赶紧把屁股坐到开发区,采写出《大连开发区今年十岁》。上述5篇稿子,3篇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1983年3月30日、1984年4月20日、1994年9月27日)。另两篇,上了人民日报一、二版重要位置。新闻业务炮声响、行政杂务帮手多,站内各项工作较为顺利地开展起来了。
毛主席说,工作方法“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都动作”。当记者的,要摸索新闻业务与行政杂务,在时间、空间上的可行性规律,以其互不干扰,相辅相成,争取新闻业务有主动权。
“学会弹钢琴”,再翻唱“四季歌”,赏心乐事记者站。
老记者唱烦小农经济时代春、夏、秋、冬的农时“四季歌”。我觉得,辽南地区山、海、岛生态环境和特产产业的四季歌,很有特色,不能放弃,要捡起来翻唱,唱好。
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黄、渤海结合部,蛇岛,是东北亚候鸟驿站和国家医药资源宝地。春、秋两季,几十万只鸟类,几万条黑眉蝮蛇,补食歇宿,繁衍生息。捕害鸟、蛇者花招百出,自然保护区人员千辛万苦。我几度春秋,参与护鸟保蛇行列。《鸟栈春秋》《莫与蛇鸟争天地》等,是我唱出维护山、海生态环境的歌声!庄河、普兰店、瓦房店三市县,养蚕业历史悠久,“丝绸之路”有这里的“关东俏”。忘记有多少春夏秋冬,我专注蚕把式的人气儿和缫丝、织丝“一条龙”生产线,心生题目:《特产产业放光芒,辽南古老的养蚕业焕发青春》《“关东俏”再艳丝绸路》。这是我歌唱新时代特产产业的四季歌呀!
熟悉祖国地理、民情、热爱大好山河,是记者应有的担当精神!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 熟悉祖国地理、民情、热爱大好山河,是记者应有的担当精神!
也是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