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991】来稿中常见的误用词汇(节选)
来源:朝潮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隔了二年,他又来了”,这里应写作“两年”。“二”“两”读音不同,用法也不同。比如:二月刚过,桃花就开了;两个月后,这事才有了转机……有时两者又可以混用,比如“二位请坐”和“两位请坐”,都可以。
“老婆的这句话就像给他戴上了紧箍咒”。“紧箍咒”是咒语,用来念的,不是用来戴的。《西游记》里明明白白写着“紧箍儿”“紧箍咒”,一个是法器,一个是咒语。来稿中多次看到“戴上紧箍咒”之类的错误表达。
“他掉头一看,”这个表达没有错,用“回头一看”可能更自然;如果人在高处背对着,这时用“掉头一看”才妥当些。交通标志上的“掉头”“调头”也混用,按照词典的解释都没有错,但车辆还是用“调头”更合适。
来稿中“树荫”“树阴”的混用问题,这个解释起来可能有点费劲。教科书中“树阴”,既是长期以来的会意、读音和字性问题造成的,也有词典反复作怪的原因。《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中的“树荫”,到了第四版里变成了“树阴”。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更是确定了“阴”的法定身份,规定“树荫、林荫道”等应写作“树阴、林阴 道”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又来了个大转变,全面恢复了“荫”字在“树荫”一义上的传统用法,还将其作为推荐词形。《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树荫”也是推荐词形。也就是说“树荫”这种写法更规范。
蹿和窜也是常用错的两个字。蹿,用于上下运动;窜,用于平面运动。例:上蹿下跳,火焰上蹿;在人群中窜来窜去,窜逃。
稿件中有见“娈童事件”。娈,美好之意。诗经中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之句。娈童: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男,跟猥亵儿童不是一回事。
“砰”“呯”和“怦”的误用。关门的撞击声、重物落地等,应该用“砰”;单发子弹的射击声用“呯”;心跳声用“怦”,如怦然心动。
文学作品中,错用成语也是很常见的。比如用“分庭抗礼”来形容对立。这词的意思是客、主分立庭院两侧,以平等的地位相对行礼(抗,是对等的意思),不是对抗。望字生义害死人啊。
还有“令人不齿”错用成“令人不耻”。“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不耻”指不以为有失体面,如“不耻下问”。对挑衅行为表示鄙视,应用“令人不齿”。
“不以为然”的用错率也极高。错误例句:“小高的女朋友又买了两条裙子,其实她衣柜里的裙子起码有二十条,根本穿不过来。小高对此不以为然,反正女朋友花的是她父母的钱。”不以为然的“然”,是对的意思;这个成语的意思,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此处的“不以为然”,应为“不以为意”。
还有两个成语几年前就说过的,来稿中还有常见误用:
差强人意。不是很差、让人失望的意思,正确的意思是大致使人满意。来稿中,还是有作者把它用作很差、不满意的意思。
对簿公堂。不是指两方打官司,而是“在法庭上受审问”的意思。
常被混用的两个相近的字也很多,比如:亲身和亲生,违避和回避,风“生”水起和风“声”四起、汽车“漂移”和落叶在湖面上随风“飘移”、“漂浮”在水面和在水面上“飘扬”、怆(仓)惶和仓(沧)凉,身受“凌”辱和身体“陵”弱,等等。寥若晨星常错成寥若星辰,榫卯结构错成榫铆结构,铆足力气错成卯足力气,宫保鸡丁错成宫爆鸡丁,祥和错成详和,等等,等等。
还有一个误用的成语,常见于微信朋友圈。例,感谢某某的溢美之辞。溢美之辞,它指“过分吹嘘的话语”,不能用于褒扬或自谦。朋友圈常见的错误自谦词还有:忝列。《说文》中,忝,辱也。忝列于某某,相当于羞愧于某某,不能说“有幸忝列于某某”。另一个错词常见标题、书名和栏目名:名家精萃;用荟萃(指聚集)也不对,应该是“名家精粹”。
作者来信中,结尾的敬词“祗候回复”,“祗”常错成“祇”。 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