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交运力促产业工人队伍“提素”
《山东工人报》(2022年12月28日 第A1版)本报讯 烟台交运集团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作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抓手和基础,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暖心关爱为重点,持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 “热度” “温度”,产业工人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持续提升。
党建引领强根基,拓展思想政治建设 “深度”。烟台交运集团不断抓体系促融合,采取党组织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与职工教育相结合、 “党员名匠工作室”创建与 “工会创新工作室”相结合、优秀共产党员评选与工会先进典型人物培树结合、党内监督与民主监督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拓展党工活动内涵,使党工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集团创新性打造 “一核一网”品牌体系,以 “党建融·交运红”为核心品牌、围绕19个基层单位创树特色网络,形成 “核心引领、特色聚势、互补共赢”的品牌建设体系。集团工会全力推行文化赋能行动构建“红色基地”、强基提标行动筑牢 “红色堡垒”、融合攻坚行动激活 “红色引擎”、榜样引领行动培育 “红色先锋”、特色创新行动织密 “红色网络”五项行动,实现以品牌引领思想、凝聚力量,带动产业工人理想信念教育综合提升。
企业文化强本领,提升思想政治建设 “热度”。烟台交运集团在全体职工中深入开展 “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大竞赛”活动,创新设置竞赛比武项目,通过每月一次考试、每月一次比武、每月一次打擂,充分调动职工队伍培训练兵的主观能动性。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大竞赛大比武530余次,参与职工达2.23万人次,评选交运工匠、高技能人才、岗位标兵1310名,集团获得市级集体荣誉36项、省级5项、国家级2项。集团工会投资19万元为19个基层企业搭建职工之家、职工健身活动室、职工书屋。目前,有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1处、省级妈妈小屋示范点2处,市级舒适型妈妈小屋6处。集团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和技术攻关的难点问题,成立 “劳模创新工作室” “职工创新工作室”19个,建立 “交运工匠” “高技能人才” “百万千米驾驶员”动态培养机制,采取人才补贴形式,提升产业工人争先进位的积极性和紧迫感。
暖心关爱汇合力,提升思想政治建设 “温度”。烟台交运集团把心理健康服务与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结合起来,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情感、更有温度、更有力量。集团工会逐步完善可持续的困难职工帮扶基金筹资和运行模式,帮扶困难职工200人次,累计发放救助金63.53万元;为工会会员办理职工补充住院医疗保险达8342人次,为全体职工集体投保 “市民健康保”,有效减轻职工患病医疗负担。疫情期间,集团各级工会以微信、电话等形式关心慰问400余名战疫运输和200余名下沉社区的职工,积极联系驾驶员、志愿服务者、隔离点服务员等职工家属,主动上门解决生活问题,解除执行防疫任务职工的后顾之忧。
(岳惠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