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呼唤:让节约内化为员工的行为习惯
夏老师,您好!没有赶上聊天室讨论。现将稿件发在这儿,请多指导。
让节约内化为员工的行为习惯(让节约成为一种常态)
赵华
[情景捕捉]听听俺的节约小窍门
“节约好像针挑土,浪费犹如水推沙。”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滴油,一团棉纱……能创造多大经济效益?中石化胜利油田孤东三采中心在全员开展的节约节能活动中不断推陈出新,3月13日召开了“我的节约小窍门”经验交流会,发动员工为节约献出自己的“小点子”、“小窍门”“小绝招”。用职工的话说:“事情虽小,但把身边的节约小事当成习惯来做,就能‘捡到宝’啊!”
“小点子”-点子虽小意义大
经验交流会上,注聚三队有名的"小抠"谢群立首先介绍了她的节约小点子。她的做法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打水只打半壶,当问及为什么只打半壶水,小谢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主要是因为每天早晨打水的时候,看到每个壶里都剩下半壶水,这样都白白地倒掉了,浪费掉了宝贵的纯净水,也浪费了烧水的电。这几年,基层队均安装了场地照明灯,在她的建议下加装了24套定时控制开关,纷纷"看天开灯",即根据四季变化确定不同的启闭时间,每天可减少开灯2小时,减少了无效用电时间,全中心平均每天比原来节电8千瓦时左右。
“小窍门”-窍门小巧一举两得
注聚二队责任技师、站长杜俊青,经常要编写职工培训教案,她说在WORD文字编辑状态下节约用纸“小窍门”可以这样:一是设置合理的页边距。将上下左右均设置为2cm,既不影响美观,也可节约页面。二是设置合适的行距、字体、字号,将“行距”设定为“固定值”22磅左右,可适当调小字号如五号字,可减少打印纸张。三是正反面打印,对已经单面打印的纸可以重复使用。四是有选择地打印。一般文件可网上传输,不必全部打印,重要文稿领导审阅后再打印。这样一来可以提高文稿编排水平,二来可以节约用纸,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她笑着说:“这不,我的注聚泵操作培训材料字号较小,看起来可能没有那么舒服,但帮大家减轻了翻页的负担。”
“小绝招”-招数虽小效果好
注聚一队孙志刚站长介绍的节约“小绝招”则有点“专业”:他们站注聚泵全是老站拆下二次利用的旧泵,虽然能正常运行,但泵油封漏失大,润滑油消耗量比较大,造成连续好几月班组成本超支,去年12月每人被扣奖金21元。他说,目前使用的油封是靠橡胶圈内侧的弹簧收缩来密封的,由于弹簧的可调节性是有限的,介杆表面的光滑度差,使用一段时间后,油封的密封胶皮严重磨损,机油漏得愈来愈严重。今年1月初根据抽油机井口光杆密封器的原理,把油封套改为机械压缩式的可调节油封套,在油封套里面加装密封填料,通过紧压填料套压帽,密封效果有了很大改善,润滑油的损耗得到了有效控制。经过近三个月的试验效果非常好,注聚站上已节省油封12个,节约润滑油达720千克,节省费用约15000多元,同时还降低了管理难度。他说:“按此‘小绝招’操作,2月份我站成本不但没有超,反而节约了6000多元,以前扣掉的奖金很快就能重新挣回来。”
[笔者评说]让节约内化为员工习惯
在刚刚召开的人代、政协两会上,节约已成为参会代表的行为习惯。人民日报刊发的图片中有两组十分醒目: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为尽量减少浪费,倒水量只加默认值的七成,如需要更多,再根据情况加满或续杯;另一组图片反映的是采用“阶梯式”开灯,即会前随着出席人员入场,照明灯部分开启,会后,出席人员离场,照明灯逐渐关闭,只开部分照明灯供清理会场之用。这种“阶梯式”开启照明灯可以节约大量照明用电。这是党中央、两会参会人员以实际行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了表率。
现实中,喝多少,倒多少,减少多余水浪费;打水只打半壶,把喝剩下的半瓶水带走;根据实际需要启闭照明灯这样的事不难做到,但坚持天天做到却非易事。如果每个人都象两会参会人员和谢群立那样,每年节约的水和电也相当可观。但我们每个人是否都能想到并做到呢。“WORD”许多人都会用,但在编排文档的时候如何节约纸张有多少人象杜俊青那样考虑周到呢?孙志刚站长从摸透设备的脾气入手,摸索出了管用的“小绝招”,靠的是肯动脑子通过技术革新降本增效。他们的“小点子”、“小窍门”“小绝招”与两会上的节约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处,虽说不是什么大发明、大创造,但因为来自班组,可直接用于生产,非常有推广价值,更重要的是彰显了可贵的节约精神。
但笔者深入基层班组调研时也发现,一些岗位大白天亮着白炽灯、敞开门窗使用着空调机、微机24小时不关机……浪费可以说无处不在。更要命的是,一些班组员工节约意识还不是很浓,对举手之劳的节约不去做,对设备耗能指标、影响耗能的因素、设备运行参数是否合理、节约的意识和潜力在哪里以及节约措施均一问三不知。还有的员工,虽然在维持设备正常运转等方面尽心尽职,但节约技能较差,不能从纷繁的设备运行状态中了解节约的潜力,找到成本挖潜的措施,进而转化为降本增效的实际成果。
实际上,我们的班组员工整天与机器设备打交道,对它们的“头疼脑热”非常清楚,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懂就学、善于钻研,就一定能找到合理的节约办法,就象三采中心的员工那样找到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小点子” “小窍门”和“小绝招”,积累起来成果也蔚为可观。
今年3月是全总发起的首个“全国职工节能减排活动月”,响应全总号召班组员工责无旁贷,而这首先要从培养节约习惯做起。笔者认为,一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完善的班组成本考核机制,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个个头上有指标”,把责任落实到每名员工的头上,“逼迫”员工养成节约的习惯。二是组织开展节约挖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员工更多地了解有哪些节约措施,培养员工的节约“习惯动作”,提高立足岗位节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在班组多开展节约“小点子”、“小发明”、“小窍门”、“小革新”和“小绝招”交流活动,让大家共享节约技能,集思广益找到节约对策,在班组形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和风气。
对企业员工来说,节约从一杯水、一度电、一升油、一团棉纱等做起,做到一次并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到,难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常态、一种工作态度、一种行为方式,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成为发自内心的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 拜读顾老师的大作,爽! 好的习惯!! 学习了。 引用第2楼东芳于2008-03-14 18:37发表的:
好的习惯!!
东方老师多指点,外化也要内化! 让节约成为员工的宝!支持! 前面的内容要围绕"五小"做文章,,后面的言论没有谈出新意,好象是在谈节约水的问题! 引用第2楼东芳于2008-03-14 18:37发表的:
好的习惯!!
多提建议啊,东方老师 顾老师的文章是必读的,此文能与两会紧密结合,内容如若再凝练些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