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琳 发表于 2011-5-24 17:06:03

身在一线,着眼奉献

      赵辉,一名退伍转业军人,2009年参建西气东输二线,负责在全国七大中转站为26标段拉运管材,2010年全年满勤。
      张金锁,参建西气东输二线昌北分输站,2010年6月没能赶上女儿出生的他,和妻女在昌北站内度过了2011年的春节。
      早五晚八,是管道四公司CPP406机组全体员工的上下班时间,在抢渡蒙河、湾头河时他们昼夜未息。
      他们都是基层普通的管道建设者,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没有固定的生活场所,没有常规的节假日,然而就是他们仅在2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国家能源动脉西气东输二线东段的建设任务,修筑起世界上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创造了又一个的建设奇迹。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改变,在“高薪、风光、轻松”的劳动价值观的侵扰下,普通的一线管道人却依旧秉承着老“八三”传统——管道为业、四海为家、艰苦为荣、野战为乐。
      参建修水河大开挖穿越的秦伟,每天在泥水和砂石中穿梭,泥泞早已掩去青春的光彩,而他却说:“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在一线注定要辛苦,我不干谁干?”战长河、过修水,战绩卓越的他最怕的却是家中娇儿陌生的眼神。
      负责管线焊接的焊工梁照才,每天穿着不透气鱼衩子,在过膝深的水稻田内俯身焊接,就是个“黄泥人”,而他却说:“希望妻子能看到我建的管道,这样她就能更理解我,谈不上舍小家,顾大家,但没有我的付出,谁能用上天然气?”
      参建长江盾构穿越的任继增,在长达近三千米的江底作业,每天回到驻地就是“水人”一个,而他却说:“钱不可能无限制增长,工作环境也被工作性质束缚,到一线就要着眼奉献,没有这点精神,哪有继续工作的动力?”
      在管道四公司建设一线,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父子兵”、“夫妻档”、“管二代”,他们用自己的奉献精神带动着国家能源动脉的搏动。2011年6月30日,西气东输二线全线竣工投产之时,他们又将奔赴中缅国际管道建设。又是长达数年的征程,而他们却无怨无悔。
      现如今,物质、利益、攀比使人们对传统道德精华、传统劳动观念的敬仰发生动摇和扭曲,奉献成了傻子的标志,实在让人可悲可叹。在世风日下、价值观物化、劳模精神边缘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重塑、提倡、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光荣的劳动传统,正视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

朱玉琳 发表于 2011-5-24 17:22:57

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ljtao 发表于 2011-5-24 17:24:52

剑气横空 发表于 2011-5-24 17:26:11

支持阿朱老师,预祝上报。

liyuling 发表于 2011-5-24 17:27:36

朱玉琳 发表于 2011-5-24 17:51:52

谢谢各位老师的支持,还请指点不足

baihuahe 发表于 2011-5-24 18:36:04

牛八朱 发表于 2011-5-24 22:43:04

非常不错的演讲稿。作者用饱满的激情,讴歌了“基层普通的管道建设者”那无私的奉献精神,在抨击落后思想的同时,发出的呐喊“我们应该重塑、提倡、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光荣的劳动传统,正视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振聋发聩。

纯属个人感觉。啊!基层普通的管道建设者,站在你面前,思维的涌泉枯竭,原谅我,不能用优美的诗句把你赞美,因为我现在是在写新闻。那就请允许我,把你们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罢,通过你们的故事去感化教育他们:树立起讲奉献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

连续风格 发表于 2011-5-24 22:50:19

一弯新月 发表于 2011-5-25 04:50:16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身在一线,着眼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