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工人文化宫“文化+服务+创新”模式誉满鲁北
“四个着力”打造职工精神文化理想乐园《山东工人报》(2023年02月27日 第A2版)
本报讯 近年来,滨州市工人文化宫立足“四个着力”,高标准建设新时代职工之家,以 “文化+服务+创新”模式成功打通服务职工、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 “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造成为广大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富足精彩的理想乐园。
着力打造职工思想引领新高地。充分发挥引领、教育、凝聚职工的政治功能,创新开设“红色文化大课堂”,通过“讲、学、演、诵、读、唱、拍、画、观”,引导职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职工大讲堂、滨州工运史展馆等学习教育阵地,开展“红色工运开放月”活动,共306批次3万多人次学习参观。在重大节日节点开展庆五一 “颂劳模、画劳模”巡展、庆七一“红歌嘹亮 红心向党”演出专场和庆八一“军歌嘹亮红心向党”汇报演出活动,引领广大职工凝聚起爱党爱国的统一情感和价值认同。
着力打造职工培训提升新平台。深入挖掘与选聘各高校、中专院校及社会各界具有文体艺术类专业特长及影响力的优秀人员,组建“百师志愿团”师资人才库,做实叫响“滨州工慧学堂”品牌,在原有31类167个培训班次的基础上,增加游泳、插花、香乘文化、阅读沙龙、PS后期制作、健康美食达人、空灵鼓等喜闻乐见的培训课程,各类职工公益性培训项目达65类312个班次,培训职工2.6万余人。并以工人文化宫为主阵地,依托滨州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各文艺团体,将阵地服务延伸至基层,已发展文体艺服务站点40余处,培育吸纳基层文艺骨干人员3000多人。
着力打造职工文化服务新体系。研发“滨州市职工天地”小程序,为广大职工提供场馆预约、培训班报名与缴费、工惠生活、云上文化宫线上参观等便捷线上服务,已为全市19万余人次职工提供线上服务,实现了公益培训活动服务职工 “零距离”。创新服务手段,搭建“工会e图”服务职工一张图平台,将全市各个部门、机构涵盖所有服务职工的内容纳入图中,实现一站式线上服务与审批,成为全国首个以服务职工、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为中心的公共综合立体化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了“一网通办”服务。
着力打造工人文化宫运营新模式。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互通互联的工作机制,以举办全市培训比武、才艺展示、文艺汇演等活动为抓手,对全市各级工人文化宫工作成效开展亮、晒、评,在全市形成比学赶超、竞相迸发的工作格局。在市工人文化宫内建设了集智慧商城 (24小时无人值守超市)、工友创业·惠工优品展厅、健康食品研发中心于一体的服务职工综合体,通过产品打折优惠及促销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展销省市级工友创业园优品,助力工友创业,服务职工群众。
“四个着力”持续发力的2022年,滨州市工人文化宫线上、流动、场馆服务职工72.88万人次,在全国推动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做典型发言,获批全国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全省首批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刘海超 鲍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