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扶贫赈灾捐款是企业所应秉持的道德要义
【正方】扶贫赈灾捐款是企业所应秉持的道德要义堂吉伟德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因此就应当具有“公民性”,体现“道德性”,在服务国家,做好公益上有所建树,这既是一种社会道德要求,也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国为企业无法脱离社会的存在,只有当社会的一切都趋利向好,社会整体和谐繁荣,企业的发展才会有更大的空间。否则,企业就算赚再多的钱,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犹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以“王老吉”等一大批企业为灾区捐助了大量的钱物,支援了灾区的建设,使灾区重建有了可靠的资金保障。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这种行为,对处于灾难中的人来说,无疑起着“雪中送炭”的作用。因为在大灾大难的面前,一切社会资源,于生命面前显得微不足道,都得为着挽救生命,重建家园服务。即便法律上没有这样的硬性规定,但作为有良知的企业,对此却不能无动于衷。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事实证明,奉献爱心的者必将收获回报,那些捐助的大企业,最终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与厚爱,销量也随之不断上升。
有人说,扶贫赈灾捐款企业不应该承担,应该由社会和政府负责,企业一心一意搞经营生产,创造的利税多,政府就有钱去扶贫赈灾。很明显,这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因为交税和捐助是两种不同的回报途径,其性质上也完全不一样。因为税收通过第二次分配,更多是服务整个社会;而捐助的对象更为特定,其考量的只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程序上而言,捐款数目可以抵扣一定的税收额度,这对企业的负担并不形成累加。确切的说,把捐助与税收等同或混淆都不正确。
虽然捐助并不是法定义务,但在道德操守上却是一种吁求。正如一个人,他可以选择捐多捐少,但捐与不捐在本质上却迥然不同。一个人要立足于世,必须恪守道德的底线,懂得奉献爱心的人,才能得别人的回报。企业如人,做企业也如同做人。一个欲打造百年不衰的企业,无论具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但核心价值都离得讲良心,懂道德,知道用心做企,真诚回报,用魅力去感召社会力量,用品行去吸纳社会认可,这样的企业注定长续而恒定,这样的企业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伟德写得好! 国为企业无法脱离社会的存在?是不是应该是国有企业。
观点明确,论述的也在理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