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3-5-8 09:31:55

工字金招牌 卓越静安范 ——静安区总工会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纪实

■劳动报首席记者 李嘉宝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静安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正全面对标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探索走出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征、静安特点的现代化之路。静安区总工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政治引领强、组织功能强、服务阵地强、制度机制强、作用发挥强”,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持之以恒把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实景画”,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卓越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的火热实践。

思想引领“有范”

静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留下了数量颇丰、弥足珍贵的红色印记。静安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传承红色基因,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静安工会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各类有工会特色、职工喜闻乐见的学习教育活动,夯实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通过“学习贯彻二十大 砥砺奋进新时代”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一次大学习、一次大讨论、一次大宣讲、一项大奖赛、一次云建言、一系列云活动。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开展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的宣传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转化为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

静安工会高度重视红色工运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区域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湖州会馆等红色工运场馆的宣教功能,引领广大职工群众传承工运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当前,“五卅运动初期上海市总工会遗址(宝山里2号)”保护性修缮、静安区工人文化宫(北宫)一般历史建筑更新复建正加速推进。

做实做强线上舆论宣传,以《职工云上思政厅》《职工云上培训吧》《职工云上体验间》为三大主题版块,每月推出一节云上主题课程或体验活动。加强“静工汇”微信公众号与劳动报、区融媒、基层工会的合作互动,构建市、区、街三级宣传矩阵,丰富信息发布内容、提升新闻报道深度、扩大工会网络影响。

建功立业“有样”

静安工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大局开展工作,将工会工作融入到卓越城区建设中,打造静安职工人人出彩的大平台。

2023年,区总工会围绕打造静安“四个范”,实施“七增计划”、助力“五大产业”,持续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重点围绕七大方面内容:即优化区域营商投资环境,组织区市场监管、税务、城管等职能部门开展劳动竞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开展长三角大数据行业职工劳动竞赛。立足高质量发展,开展金融银行窗口行业劳动竞赛。围绕城市数字化治理,开展“一网通办”专项立功竞赛。持续服务进博会,开展静安旅游饭店行业劳动技能竞赛。围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开展静安历史建筑修缮和看护、绿化养护、城市更新等民生实事劳动竞赛。搭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展示平台,开展家政和护工行业劳动技能竞赛。

积极发挥各大口工会联系职工密切的优势,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培育选树具有时代特征的各行业先进典型。今年,共有29个单位和个人荣获市“五一”劳动奖先进荣誉称号,还有16人荣获静安工匠,30人荣获静安能手。自2017年起,区总工会已连续开展静安工匠和静安能手的选树工作,结合静安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在城区治理、社会建设、楼宇商圈、窗口服务等前沿一线挖潜赋能,目前已有静安工匠74人,静安能手144人。

工会基建“有力”

工会组织体系建设是一切工会工作的基础。静安工会聚焦区域经济特点,重点推动非公企业、外资企业、区重点百强企业和新就业领域等工会组建,努力做到“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有工会组织”。

今年3月,静安区总“四比四建”组建专项立功竞赛正式启动。竞赛要求各街镇(园区)总工会,各机关事业、企业集团工会“比非公企业普遍建”“比重点企业突破建”“比小二级工会覆盖建”“比新就业群体兜底建”,进一步推进全区工会组建工作。

在健全工会组织体系上,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扫码入会和建会工作同步推进。通过制作宣传折页《加入工会的好处都有啥》《扫码入会好处就是多》《外资企业工会在静安》和《静安工会工作案例集》,提升工会工作者的实操能力;同时,着力推进护工、保安、养老护理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行业工会组织建设,目前已建立区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覆盖家政行业从业人员800余人。重点聚焦南京西路、苏河湾、大宁、市北四个核心功能区,做好楼宇商圈、园区“小二级”工会的组建工作,在市总工会“小二级”优秀工作项目评审中分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优秀案例1篇。在巩固传统领域企业建会入会的基础上,集中攻坚电竞、直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新兴产业的工会组建工作。持续完善“点—圈(线)—面”全域覆盖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今年力争吸纳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7500人。

亮剑维权“有为”

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与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息息相关。静安工会织密工会维权服务网络、夯实民主协商工作基础、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夯实静安工会“1+3+15+X”的维权网络建设。不断深化“三方协商”和“四方合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会+仲裁院+法院”诉裁调对接机制,推动提高调解成功率。持续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优化指导服务”实事项目,助力500家企业协调劳动关系。2022年,由区总工会上报的《推动企业平稳实施改革调整案》获评全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十大优秀案例。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静安联调中心工会分中心在工会系统首批成功创建上海市金牌调解组织,实现工会维权工作在“调解—仲裁—诉讼”全流程的有效参与。在夯实民主协商工作基础上,继续推动具备协商条件的企业集体协商动态建制率不低于90%,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不低于80%,已建会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动态建制率达到70%以上。重点聚焦世界500强外资企业、互联网头部企业、百强民营企业持续提供建制指导服务;重点聚焦不完全、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推动本区已建会的顺丰、美团工会小组和滴滴网约车等互联网平台企业建立健全民主协商制度。

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继续推广在区域性职代会制度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继续做好区域性行业性民主协商工作的升级优化,着力创建静安“服务工会”的工作品牌。

服务职工“有爱”

工会是服务职工的窗口,工会“办实事”贵在“事办实”。静安区总工会始终坚持组织、工作、服务“三覆盖”原则,创新工作新模式,构建工会服务综合体,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普惠静安职工。

发布2023年“暖心静工惠”静安工会服务保障职工十项实事,规划项目进度、推动重心下移、加大宣传力度,把实事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组织开展“会聘上海、职在静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开展“月月招”“劳模带岗”等线上线下招聘会,真正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以市总工会“看上海、品上海、爱上海”活动为契机,全力推进“爱在上海、品味静安”活动。借助随申办·工会、区融媒体、“两微一端”等载体,线上线下结合做好职工服务工作,开发全流程一站式工会法律援助模块,在全市首创研发“随申办APP+工会法律援助”系统,为职工就近便捷享受工会服务提供方便。

打造“工人的学校和乐园”。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爱心妈咪小屋、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职工书屋、园区(楼宇)健康服务点、职工法律援助点等符合职工不同需求的各类职工服务设施和阵地718个。其中:“五星”爱心妈咪小屋31家,“五星”职工书屋52家,静安区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爱心接力站等4家获评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扎实推进工会服务阵地建设,把党建阵地和工会阵地共建共享,2022年进一步提升园区(楼宇)健康服务点服务质量被列入政府联席会议议题,推动职工阵地融入社会公共服务。率先做好区工人文化宫“两性两化”试点工作,引入社会资金资源,做优静工阵地、做强静工社团、做实静工学堂。倡导“会运动、慧运动、汇运动”理念,赋能“四季大联赛”品牌内涵实质,不断探索新时代、新形势下的职工文体活动,在打造试点试验示范上持续走在前列。

学习贯彻二十大,砥砺奋进新时代。静安工会结合工作对象更加多元、工作领域更加广泛、工作要求更加复杂、工作手段更加智能等特点,开展调查研究,自觉融入“县级工会加强年”的全局部署,持续打造好“暖心静工惠”工字品牌,强党心、守初心、暖民心、用诚心、当知心,让党的工运事业薪火相传,为静安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区样本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工字金招牌 卓越静安范 ——静安区总工会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