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3-5-15 07:17:04

福建工会下“雕花功夫”助力“银发劳模”老有所依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润钊)“您忙碌了一辈子,要多注意身体”“孩子们平日不在身边,有什么需要我们搭把手尽管提”“劳模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有事没事都要常联系”……五一前夕,福建省总工会启动高龄劳模调查摸底工作,发动全省各级工会对90岁以上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一个不落、一个不少、一个不漏”全面走访慰问,建立涵盖高龄劳模家庭成员信息、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收支情况的“一人一档”数据库,为高龄劳模提供精细精准服务。福建工会干部们走家入户,面对面了解高龄劳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把党的关心关怀送到职工心坎上。劳模们的奉献事迹感动着工会干部,他们的安康冷暖也牵动着工会干部们的心。

走访结果显示,截至5月10日,全省共有高龄劳模264人,其中百岁以上劳模11人,高龄劳模占全省省级以上劳模总人数的3.5%。

“不要小看这3.5个百分点,高龄劳模的占比看似不高,但做好高龄劳模服务保障工作意义重大。”福建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祝荣亮在走访慰问劳模时告诉记者,“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龄劳模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工会对高龄劳模的关爱也要与时俱进。”在祝荣亮看来,劳模越是老,工会越当宝,劳模年老需要呵护时,工会不能缺位,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对劳模最好的感情,是勤走动、常联系。全省各级工会组织要当好党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要下“雕花功夫”做“细”、做“实”高龄劳模服务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高龄劳模急难愁盼问题,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为高质量助力劳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日前福建省总工会出台精细精准服务高龄劳模的措施,要求各级工会将关爱高龄劳模作为工会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重要内容,打破逢年过节“慰问金+慰问品”一次性集中上门“蜻蜓点水式”的走访,深入广泛开展基础调查,针对高龄劳模的实际困难和现实需要,推动“细水长流式”的关爱,奏响关爱高龄劳模“三部曲”,努力让高龄劳模服务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常效性。

建立并健全长效化、常态化的劳模联系制度,是福建工会关爱高龄劳模“三部曲”中的第一步。福建工会将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进一步加强对高龄劳模的日常服务管理,做到重大节日、突发困难、生日寿辰、生病住院、重大灾害“五必访”。为完善服务链条,福建工会将建立并完善高龄劳模“一库两卡”制度,在通过常态化走访慰问,动态完善高龄劳模基础数据库的同时,发放“工会劳模联系卡”,按照属地服务原则,选派工会干部为劳模提供“一对一”的对口联系服务;制作“高龄劳模档案卡”,对有特殊困难的劳模,实施“一人一档、实时建档、即时脱档”的全过程帮扶,打通服务高龄劳模的“最后一米”。

打造并完善社会化、公益化的劳模服务队伍,是福建工会关爱高龄劳模“三部曲”的重要内容。省总工会将建立以工会专干和工会志愿者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公益力量为补充的高龄劳模“暖心服务队”,为高龄劳模提供每月不少于2次的“点对点、点单式”服务。医疗和养老服务业的在职劳模也将成为服务福建高龄劳模的重要力量,各级工会将建立“劳模服务劳模、低龄服务高龄”的互助服务新模式,鼓励发挥劳模群体作用,为高龄劳模提供咨询问诊、健康指导、健康监测、用药咨询、医疗简助等公益性服务。

实施并提供精细化、精准化的劳模暖心服务,是福建工会关爱高龄劳模“三部曲”的关键一步。为破解高龄劳模“就医焦虑”,福建工会正积极寻求各地卫健部门支持,为高龄劳模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为病重卧床和住院的高龄劳模,提供上门问诊等便捷服务,构建高龄劳模健康支撑体系;为缓解高龄劳模“孤独感”,各级工会将联动劳模所在社区和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探索以购买服务方式为高龄劳模提供上门护理、独居照护、居家清洁、心理抚慰、适老改造等个性化服务,推动建立高龄劳模养老服务体系。此外,福建工会还将通过加大补助保障力度等方式,对身患重病、独居失能等有特殊困难且符合补助条件的高龄劳模实施特别关爱,着力提高高龄劳模生活质量,推动健全高龄劳模服务保障体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工会下“雕花功夫”助力“银发劳模”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