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3-5-15 09:50:54

【助力写作】诗歌写作的几种思维训练(上)

麦笛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5月07日   05 版)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应。毛泽东同志说:“诗要用形象思维”。而当下许多诗歌中,见不到什么形象思维了。唠唠叨叨,云里雾里,思维打不开,一团酱缸。把一首诗写得很死板,不灵动,扁平化,意境不开阔,想象不丰富,诗歌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严重受损。

    遇到这些情况,就要有意识地训练一下自己的思维能力。

    激发和开启诗歌写作思维,首先就要打开对生活与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这是具有源头性的诗意。这一点对诗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以后的推进、生发可能都会源于原始那点感觉带来的冲动。

    1. 关于感觉和知觉。词语并非像建筑砖瓦那样可以信手拈来、然后随手置之那么简单。它们是使我们的思想不断具体化和不断发展的十分有力的催化剂。这就需要用词语激活思想。有学者主张,写作首先是选择关键的词语,然后根据词语进行扩展,把这些扩展的词语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就构成写作的思维。

    我们以“春”为题,拓展一下思维:春——春天——万物生——大地受孕——万花盛开——倒春寒——春光——阴影。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抓住感觉和知觉中有价值的概念,用关键的词语进行扩展,激发我们的思维,从而构成完美的篇章。这确是一种激发写作思维的好的训练方法,我就是这么干的,最后写出了一个组诗《早安,春天》。

    比如组诗的开篇《万物生》,这是关于春天的第一个词语:

    春光浩荡。万物生

    有些是花朵,有些是病菌

    另外一些,从纸上醒来

    氤氲成境

    有你在,山水安静

    相思是多出枝头那部分小绿

    黄鹂是第三者

    胡豆花开,喜逢梁山伯

    不见祝英台

    受伤的白鹭遁世而去

    接下来的第二首《喜脉》,就在思路上沿着前面拓展的词语,描述了大地受孕的情形:

    冰雪发言

    花乱开,草结籽

    目光越来越深

    春莅临,什么都可以

    丘陵微微隆起

    像小娘子的腹肌

    春天不宜食含苞菜

    烹产卵鱼

    万物皆有身孕

    春风悬丝,杨柳吐绿

    大地有喜脉

    燕巢等待归人

    2. 关于形象思维。联想和想象是诗歌中常用的方法,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诗歌。因为,联想和想象可以使人们从平庸的生活中挣脱出来,去瞭望远方。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联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部特征,由此及彼、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的表象联系在一起的思维过程。联想在形象思维中具有启发思考、开拓思路、再现表象的作用,是文学写作中的重要思维能力。具体的方法有: 接近联想和类比联想。

    比如组诗《早安,春天》中的一首《立春夜》:

    弯月划开暗夜

    留下一道明晃晃的犁痕

    风起心田,草尖上的露珠

    比头颅还重

    梅傲雪,柳垂首,落英缤纷

    不是所有蓬勃都经得住

    这致命的一刀

    切口处,寒风过隙

    一切欲放之花,皆自取其辱

    风大,枝晃,劳燕飞

    好在润月,春,还得立一次

dongzi 发表于 2023-5-15 09:52:11

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助力写作】诗歌写作的几种思维训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