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课上门,服务全国化职工再“提速” 上海建工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走向沪外
上海建工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南京专场。■受访对象供图
本报讯 (劳动报记者 李佳敏)“这场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把握好黄金抢救4分钟,真的能挽回许多人的生命!感谢公司把这么实用的课程带过来。”近日,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南京科举博物馆二期项目上,由上海建工集团工会主办,上海建工集团管理研修院安装专业分院承办的上海建工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让南京区域职工纷纷竖起了拇指。
近年来,包括急救培训在内的多项为职工办实事项目,正走出上海,为全国化职工(在上海以外的外埠地区工作的职工)带去福音。
主动跨前一步
职工和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不用紧张,按我刚才示范的动作做一遍就行,对,再用力。”随着培训导师王靖的耐心指导,上海建工基础集团南京地铁5号线项目职工小杨调整好姿势,加大了手上的力度。导师手把手耐心带教,学员实打实操作练习。“理论和实践我都会了,碰到紧急情况,我真能上。”小杨告诉记者。
“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集团工会在对各重大工程项目一线实地走访调研时,就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所发挥的实效及进一步需求等,充分听取了一线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殷红霞告诉记者。
“其实,我们早听说过集团工会举办的急救培训,想参加了。谢谢工会把培训送到项目上,也让全国化职工有了应对意外伤害事件的能力。”上海建工集团南京地区联合工会主席、工会服务站站长曹平说。
急救培训顺利“出沪抵宁”,源于工会对每位职工的关心与关爱。在集团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集团工会主动跨前一步,协调各方力量,首场外埠课程选择在有多家单位参与城市建设的南京举办,真正实现职工和企业的“双向奔赴”。
这份关心关爱更是体现在诸多细节中,集团工会邀请到上海建工医院医生和美国心脏协会导师,重点加强了心肺复苏术、创伤急救演练以及AED等运用内容。据悉,今后,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还将增加单场导师人数,至少按导师与学员人数比1:10配备。
培训体系再升级
目标培养“百名急救员”
不仅是培训内容与师资,集团工会对培训模式也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升级,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集中专题培训和送教上门两大模式。
记者了解到,集中专题培训主要是针对重大项目一线安全岗位管理人员,设计更符合岗位特点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方案,分批集中开展“百名项目一线急救员”专题培训,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急救技能水准的复合型一线安全管理队伍。送教上门培训则主要针对沪上偏远重大项目和沪外重点区域,集团工会将组织专业培训导师送教上门,在项目现场为管理人员和建设者开展教学培训。
据悉,目前上海建工全国化职工已近2万人,伴随着主题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集团工会还将持续强化责任意识、优化方法举措,切实关注、有效保障职工及建设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助力集团发展更加稳健、更可持续、更有质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