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联西 发表于 2011-6-15 11:31:13

赵新明:“培养人才是一项更有价值的事业”


      6月14日,国内第一台“直联式” 洗料机在豫光机修厂诞生。而这样的设备,竟是一名普通一线党员设计制作的。与之相配套的,则是该公司两套从意大利引进的废旧蓄电池CX集成预处理成套设备。根据测算,洗料机投入运行后,所产塑料中铅含量已由8%降到4%以下,年可创效益100多万。
       豫光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现有两条世界上最先进的废旧铅酸蓄电池预处理生产线。何人竟敢在洋设备的头上“动土”?带着这一疑问,笔者来到机修厂寻找答案。
       今年54岁的机修厂技术验收组组长、共产党员赵新明带着我们到了再生铅系统分离车间。车间机声隆隆,由他亲手设计制作的洗料机,正不紧不慢地往外“排料”。他左手抓起一把刚刚排出的重塑料,右手放到左手上揉了几下,五颜六色的重塑料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铅泥。
   “原来所产重塑料,含有一定量的铅膏,不但造成浪费,而且还污染环境。我想,能不能制造一台机器,把这些塑料中的铅泥洗掉?”赵新明介绍道,“去年年底,乘着其中一条生产线大修之机,我们从画图纸开始,自己研制洗料机。经过3个月的加班加点,机器做成了,但是,堵料问题,却一直解决不了。今年3月份,请来了螺旋生产专业厂家设计人员。他们试验了一星期,最后说,风险太大,不能解决。”
      大家对赵新明的设计产生了怀疑。风言风语也传开了:人家外国工程技术人员都没有搞过的东西,你一个一线工人,还逞什么能。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
      亲朋好友劝赵新明还是主动放弃为好。这样耗下去,就连过去在砌炉方面取得的成绩,也会被抹杀掉。
      赵新明是豫光有名的砌炉“土专家”,30多年砌炉50多座(次)。长期在狭窄的炉里面工作,将他磨练成了一个十分坚强的人。去年年初的一天,当他完成任务时,已是夜里十一点多,回到家属楼时,腿疼得不能上楼梯。他硬是用双手拽着楼梯栏杆,把自已拖上了楼。一进屋,他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可是,第二天,他仍然照常上班了。在工作中,赵新明又是一个十分“倔强”的人。他认定的事,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做不成,就誓不罢休。因为他既懂生产,这几年又恶补了书本上的知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更增强了他的自信。
         当听到大家的好言相劝时,“倔强”的赵新明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更激发了他的“倔劲”。那一段时间,他白天黑夜在车间,改了试,试了不中,再改……仅对破碎螺旋,就先后进行了6次重大改进,小改小试,就不计其数了。
      5月初,赵新明的洗料机终于投入了试生产,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在全公司传开了;但赵新明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又提出了不少改进,5月下旬,第二台比较完善的机器投入运行。不过,这两台机器与减速机都是分体式(皮带传动)的,维修率很高。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的赵新明,又经过20多天的努力,6月14日,终于完成了“直联式”洗料机的制作安装,从而使设备维修率大大降低。
      到技术验收组工作仅有3个星期的职工王科峰说:“赵师傅每天上班,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还不断学习。他不仅自己天天钻研《冶金学》、《机械设计手册》及《电焊工》等书籍,学习笔记就有20几本。他还自编了《设备制作技巧培训讲义》,给全公司机修工讲课。但由于长期在狭窄的炉窑里工作,落下了腿疼的病根,他常常是半跪在椅子上,双臂撑在课桌上讲课,这也成了豫光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个党员的价值,是他事业的价值,而不是他的官有多大。”赵新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他的座右铭,“很高兴把自己长期积累的技术传授给大家,我从中也得到了快乐。我认为,培养人才是一项更有价值的事业。”
       前不久,赵新明被评为公司级优秀教师。2006年以来,他已3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党员”。


                     (屈联西崔红星)

黄强 发表于 2011-6-15 16:08:49

很新颖

liyuling 发表于 2011-6-15 16:09:39

ljtao 发表于 2011-6-15 17:06:03

屈联西 发表于 2011-6-15 22:27:04

感谢黄老师!
感谢liyuling老师!
感谢刘老师!

cm_dz_xhz_yt 发表于 2011-6-15 23:02:07

写的很好,拜读

屈联西 发表于 2011-6-15 23:04:03

引用第5楼cm_dz_xhz_yt于2011-06-15 23:02发表的:
写的很好,拜读 p_w_picpath/back.gif

感谢cm_dz_xhz_yt老师!

荷花 发表于 2011-6-16 07:30:31

刘晓仪 发表于 2011-6-16 08:24:23

ljtao 发表于 2011-6-16 11:59:54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赵新明:“培养人才是一项更有价值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