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建筑“美容师”,刷新了城市颜值
——记黄强“建筑更新设计”职工创新工作室■劳动报记者 王海雯
近年来,上海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为城市功能区建设盘活资源、注入动能。由上海建科集团黄强领衔的“建筑更新设计”职工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正是深耕其中的一支先锋团队。工作室依托对城市建筑更新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覆盖,致力于成为国内城市建筑更新设计领域的先行者和引领者。目前,工作室已累计完成城市建筑更新项目逾200项,掌握多项城市建筑更新改造关键技术,推动城市建筑更新技术的进步。
位于上海老城区万航渡路的上海毛巾二厂,其建筑已服役40年,为上海市区规模较大的工业建筑,该建筑原始结构复杂,采光、通风条件较差。工作室面临的挑战是要将其更新改造为养老院。为更适宜作为老年人用房,工作室在对其进行更新改造时,提高室内采光和通风条件,使原本作为工厂的老旧建筑变得舒适宜居,满足了养老居住、康复、照料等多元需求,同时又满足了街区历史风貌的特殊要求,激活了老工业遗址的再生价值。
在城市用地非常紧张的条件下,工作室又突破各种技术难题,努力实现向地下要空间、向天空要空间。位于浦东临沂北路的东樱花园小区,由两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高层公寓组成,停车位十分紧张。工作室通过技术手段在原100米高层下方新增2层地下室、新增185个停车位,实现了停车后即可从地库内坐电梯上楼入户,有效解决了上海市中心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对上部建筑进行了整体更新,把原有塔式高层集中式的电梯井筒改为“出电梯即入户”的现代化电梯布置,原井筒位置同时改造为空中共享花园。通过技术赋予建筑新时代的生命,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人文温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