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筑牢县级工会高质量发展基础
《山东工人报》(2023年06月26日 第A1版)本报讯 “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启动以来,青岛市总工会聚焦 “五强目标”,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县级工会高效运转,注重突破创新,提升县级工会典型示范效应,通过统筹资源、健全机制,努力构筑同频共振 “一盘棋”格局,全力推动专项工作高质量落实。
顶格推进,确保专项工作稳步推进。青岛市总成立 “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专班,细化38项具体任务,建实对口联系机制、常态督办机制,通过月调度、季小结、年评估,形成市、区市工会 “一体化”同步推进工作体系。在全市工会开展 “四进四问”专题调研,形成 “事要解决”实事项目清单,限期销号解决到位。在青岛工会融媒体平台开设专栏,每周发布基层工会动态,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基层工会典型100余篇,全力营造共推改革、聚势发展的浓厚氛围。
落实经费保障强支撑。积极推动人、财、物等资源向区市工会倾斜,根据区市工会工作需要补助各类专项经费,配套下拨资金支持区市服务阵地建设,列支专项资金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等重点工作落实,最大限度为区市工会工作提供经费支持。建立“云财务”经费管理系统,实时监管10个区市和121个镇街工会财务,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高效。
落实阵地保障强主业。市总统筹全市2000多个工会服务职工特色阵地,成立青岛市工人文化宫联盟,实现资源互联共享。指导李沧区利用闲置体育场改建工人文化宫,创新 “四建四管”做法,并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一站式服务发展基地。市、区市两级工会创新打造 “青岛·惠工家”项目,将工会服务送到基层一线。
落实人员保障强基础。指导8个区市工会换届或届中调整,主动对接区市党委支持工会工作,配齐区市工会兼挂职副主席,增强基层工会组织力。为区市工会选好配强近400名社会化工作者,开展 “工会干校基层送课”活动,培训基层工会干部7600多人次。
注重维权服务创新。面向各区市推广即墨区总工会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经验,为1072家企业开出“法律处方”3389个,调处劳动争议案件518件。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创新实施劳动关系托管服务,首批试点253家企业,短时间解决企业难题143件。全市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1.3万家,形成覆盖全域维权网络。
注重基层建会创新。按照“一县一品牌”思路,引导各区市培育亮点品牌,典型带动全域提升。如部署开展 “七个一”行动,在全市推广莱西市总工会创新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 “1+2+4”工作模式莱西模式;推广西海岸新区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深化镇街工会组织建设,形成 “一领三深全网格”管理模式经验。联合区市开展 “头部企业建会入会集中行动”,全市新成立新就业形态工会974个,会员达19.1万人。
注重产改升级创新。各区市实施基层产改筑基工程,培育特锐德、中车、明月海藻等一批企业产改成果,推树崂山区 “产改助跑计划”等产改典型26个,3个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全国产改第二批试点案例汇编。深化 “岛城工匠”培育工程,组织基层工会扎实开展 “一匠五创”活动,全市培育各级工匠人才8000余人、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517个。(于衍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