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月光 发表于 2023-7-17 10:46:16

“漫长”陪考路

6月8日下午,结束了高考最后一门的考试,接上孩子驱车赶回唐山。此刻,太阳西沉,余晖懒散,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树影,感慨万分,漫长高考陪考路终于要到终点了。
高考,对于每一个高三孩子来说,都是需要竭尽全力翻越的一座大山。而对于每一个高三学子的家长来说,则是一段艰辛的陪跑路。三年前,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本着搏一搏的心态,孩子放弃了到市内的高中就读,而是选择了一所郊县的民办高中,看中的是这所高中跟市一中资源共享的优势,再加上这所高中是建校第一年,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很过硬,于是跨越百公里,我们去了。
此后的两年,无论风霜雪雨,我们开启了看孩、接孩、送孩的模式。汽车、公交、火车成了我往返市区和郊区的主要交通工具。从市区到郊县,再到大学城,我熟知了从郊县到大学城每一班公交的详细发车时间和途经站点。无数次的往返和冒雨前行,其实都不算什么,因为家长们心中都有一个望子成龙的信念,支撑着熬过最艰难的时刻。
每个星期天的中午,孩子有难得的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这个时间也是家长与孩子们隔着栅栏门相见的时刻。一到这个时候,就见家长们提着大包小包的吃穿用品聚集在校门口,等待12时孩子下课。一下课,就见孩子们蜂拥至校门口,隔着栅栏在人群里寻找自己的父母,一时间呼儿唤女、叫爹喊妈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那些家长来得晚些的孩子,扶着栅栏踮脚向外张望,那翘首期盼的眼神着实令人心疼。
看孩子最多只能10分钟,因为回郊县的公交12时10分会准时到达校门口的站点,错过了这趟车,就要等近一个小时,下一趟公交才会来。我常常错过12时10分的这趟公交,等到了郊县,赶紧赶15时的班车回市里,否则下一趟回市里的班车要等傍晚的17时45分了。有时坐在车上我总在想,到底图什么?是图一种心安吗。
从郊县到大学城的这趟公交,颇有城乡结合枢纽的作用。大学城的学子去县城逛街,郊区农民去县城赶集、看病都坐这趟车;而去大学城看孩子的家长也多乘坐这趟车。最热闹的是11时10分的发往大学城的那班车,家长都赶这趟车,因为到站正好能赶上孩子中午下课。这条线路走街串巷过村庄,能欣赏到沿途的风光,不失为一条“观光线路”。
漫漫高考路,最难忘的一次是市区直通大学城公交开通的第二天。因为有直达公交了,再不用倒车折腾了,头一天兴奋的没睡好觉。第一班公交是早6时发,不到5时我就起床了,打车直奔公交总站,5时15分就到了。找到了城际2(直通大学城)公交站点,静静的在黑夜里等待。当时是冬天,天气寒冷刺骨,实在冻得受不了就在原地跺跺脚。5时45分验防疫二维码、支付宝扫码买票上车,等发车上高速了我才发现,我是车上唯一的乘客,一时兴奋感冲蚀大脑,这简直就是我的“专车”,立即拍了一张照片发朋友圈感言,一时回复留言如云,都是打听直达公交车具体发车、收车时间的,看来朋友圈里跟我一样高三陪考的家长还不少,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高二期末考试,孩子争气,通过考试争取到去市一中备考的机会,我也结束了市区至郊县的往返奔赴,又开启了市区内的披星戴月接送历程。在一年的备考时间里,我硬着头皮学习汽车驾驶技巧,从刚开始的忐忐忑忑,到后来的熟练操作,三年时光,我在学习中成长,也在学习中受益。
一晃三年过去了,孩子也终于结束了高考,不管结果怎样,我都平静接受,因为全力付出,所以问心无愧。不记得在哪看到的一句话,“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而只是人生的一个插曲”。也把这句话送给所有曾经陪孩子高考过的家长们。
前几天,听说一个朋友的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选择了复读。对于朋友来说,他的漫漫高考陪考路又开启了,在此我衷心祝愿他和孩子来年高考心想事成,金榜题名。(杨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漫长”陪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