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3-7-17 11:49:44

让“一米高度”的世界更美好

原标题:让“一米高度”的世界更美好

此前,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23个部门联合引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从“一米高度”儿童视角出发,把儿童友好从政策理念变成美丽实景,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儿童未来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规划“一米”的环境,看见儿童的需求。大到政策制定、城市规划,小到公园建设、社区优化,根据不同城市特色,科学规划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标准,是打造儿童友好“一米高度”的基础。如保定市2022年出台的《儿童友好公共空间规划指引》,通过8万人参与的问卷调查,规划9钟适儿建设项目重点,奠定儿童友好的基础;长沙市马栏山鸭嘴公园,将气象站、雨量观测站与儿童友好相结合,打造可看、可学、可玩的环境。结合自身特色亮点,看见儿童需求,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儿童友好才有章可循。

推动“一米”的参与,听见儿童的声音。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要从城市的细胞——社区着手,在儿童友好社区创建中,我们不仅要注重适儿化软硬件环境的改造和提升,更要注重儿童参与社区建设的决策与执行,“蹲”下去和孩子说话,倾听他们的心声,大到社区政策的制定,小到家庭的决定,都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如长沙市雨花区幸福里社区的儿童议事会,孩子们对小区车辆违停,影响儿童上下学安全的问题进行动议、复议,形成提案递交给社区少工委,经过社区、学校、物业联动,打造了全国首个“儿童安全谷”,学校周边和学生上下学途中,每个路口有“慢行十秒”岗亭,每隔50米设置一个安全喵BUS站点,社区志愿者组成爱心护学岗,为他们的上学路保驾护航。让孩子做社区的“小主人”,既能培养孩子服务社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更能迸发社区治理的“大能量”。

保护“一米”的权益,守护儿童的安全。儿童友好城市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更需要让未成年人逐步听“法”、知“法”、懂“法”。瑞安市法院出台《家事及未成年人案件“三合一”审理工作规程(试行)》,联合妇联创建探望权基地,让探望难的离异家庭有一处温暖基地,破解离异家庭的探望难题。武汉经开区江大园社区坚持“日日有关怀,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开办“未成年人普法小课堂”,让更多孩子了解与自身相关的法律,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从“一米高度”的儿童视角出发,发现城市的“不友好”,留心借鉴优秀案例、用心实践本身特色,促成城市的“友好”。打造“一米高度”的温馨视角,让每个孩子在儿童友好型城市中自由生长,茁壮成长。(杨姗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一米高度”的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