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写作】细微处融情 意象中见奇——绝句的特点及创作手法浅析
来源:原创 汪培勇 肥城诗词学会一、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起要破题、入题,以引起下文。
【承】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要做到承上启下,承接起句,还要引起转句。
【转】转句,是由诗上半部分的客观描写,转入下半部分的主观议论和情感抒发,要把前面诗句的意境进一步拓宽,要为后面的合句做铺垫。
【合】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都要有总结全篇的作用,同时要扣回起句。
绝句的一般形式,一至四句分别是起承转合;律诗一般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分别为起承转合。当然还有特殊的形式。
二、绝句和律诗的区别:
绝句的根本特色在于敏锐,它就像一把剑客出鞘的利刃,铺陈、转折、抖料,都要一气完成,一击而中,否则就是失败。律诗的特色,使得它在有限的篇幅内,拥有更多的变化。绝句简扼,律诗丰满。绝句酣畅,律诗淡然。绝句好似烈酒,让人在高调中而醉;律诗就如久藏的陈酿,让人在暗香中难醒。绝句写的好,可以显示作者有才情和天分,但律诗写得工稳,那一定靠功力深厚。
三、诗歌意象的浮现方法:
(一)、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二)、意象的浮现:透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达,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地重现出来,让读者如同亲见亲受一般,这种写作的技巧,称之为意象的浮现。一首诗,能令意象逼真、栩栩如生、玲珑透彻、一层不隔,就是一首有神韵的好诗。
(三)、意象生动浮现的几种方法:
1.化抽象为具体,变理论成图画。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赠江夏书太守良宰》)
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梅尧臣《赠杜挺之》)
《舟过谢潭》
杨万里
碧酒时倾一二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2. 将静态的平面图象,表现成动态的动作演示,即巧用动词。
比较下面两首诗:
《少年行》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
杜甫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氏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白》)成为赞颂李白的名句!
3. 尽量加强色、声、香、味、触觉等的辅助描写,使图画形象变得立体生动,能引人去亲身经历诗中所写声光色泽逼真的世界。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李贺《昌谷读书示巴童》)
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李商隐《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空山云与人争路,破寺风随虎打门。(方正澍《过天福寺》)
4. 以修辞上"移就"(通感)的技巧,使感官与印象错综移属。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帘影竹华起,箫声吹日色。(李贺《难忘曲》)
杨花扑帐春云热。(李贺《蝴蝶飞》)
李贺是最擅长运用通感手法的诗人。
5.依仗联想的接引,于瞬间完成"过脉",使不同的意象意外地绾合或奇妙地换位。将两个以上时空不同的独立意象,用绾(wǎn)合叠映、转位等手法,连锁起来,诞生新的风韵。
《五松驿》
李商隐
独下长亭念过秦,五松不见见舆薪。
只应既斩斯高后,寻被樵人用斧斤!
《宫辞》
李商隐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樽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6.无限的心意,集中托付于某一细小的景物上,给予最大的特写,使物象以崭新的姿态现形,充满着暗示力,使景物因纯净孤立而变成突出的意象。
下面两首诗都看最后一句: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省中》
王安石
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于世转参差。
移床独向秋风里,卧看蜘蛛结网丝。
7. 把握物象的特征,特别夸张物象的特征,使其穷形尽相,使意象跃现出来。就是运用好夸张的手法。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子兰《城上吟》)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8. 用各种陪衬的手法,烘托出悬殊的比例,使意象交相映发,倍加明显。
最常见的衬映方法,是数字上的,如用"万"与"一"来对比。
万山如墨一灯红。(易顺鼎《丙戌十二月雪中游邓尉》)
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子兰《秋日思旧山》)
以"人"来衬映"人"。
将土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以"景物"来衬托"人"。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风霜两足白,宇宙一身浮。(戴叔伦《送僧南归》)
《题桃花扇传奇》:
陈于王
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以"景物"来衬托"景物"。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陈玉齐《出关》
9.利用色彩学上的对比与混成,渲染成画,强烈刺激观众的视网。
柳惹晚烟通体绿,楼迷斜日四窗黄。(范从律《茧屋诗草》)
玉蕊傲霜三径白,金英含露一篱黄。(吴均《菊花》)
阴崖深树绿,斜日乱峰黄。(朱彝尊《治平寺》)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shèn虚《阙题》)
四、绝句创作应抓的的几个特点:
1、时间过程短暂,空间上画面干净。绝句只选择代表性的一瞬间来写,抓住最能打动人的画面入诗。
如: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整首诗只写劝友再饮最后一杯酒,且说明再饮一杯的原因,把依依惜别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注意,安西还在阳关之外,朋友要去更远的地方。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抓细节,借细节或小事来表达主题。把典型细节抓住并生动描写,才能让绝句生动有趣,脍炙人口。
如: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蜻蜓立新荷,以点带面,细节抓得好,写得美。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3、语言要流畅,意思要明白,要一看就知,一听就懂。尽量避免用生僻词语和拗口的句子。要坚信,让别人都能读明白的诗才是好诗。
如: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圣的诗句,我们都能读明白。花开满蹊,以蝶和莺进一步写花繁春浓。所以我们要学习诗圣,用不着靠卖弄深奥来显示学问。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4、选取带有普遍性的生活细节和常人都能感知到的感触。
如: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报平安,触动了所有人的心,所以这首诗写得好!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要含蓄,耐人寻味,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不可一览无余,读完意尽。
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咏物怀古,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6、韵味悠长,一唱三叹,让读者把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拉长。
如: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个人命运和国家盛衰密切交织,四句诗的容量很大,让人感慨万千。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五、绝句的结构方式:
1、常见的形式,一二三四句分别是起承转合。
2、前一二句和三四句都是对式。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3、起承点题,三四句并列相对。
《宫词》
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4、末句承担着转折并结束。
《刘阮妻二首》(之二)
元稹
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
千树桃花万年药,不知何事忆人间?
罨画:色彩鲜明的绘画。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的艳丽多姿。
这首诗咏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到仙女的故事。第一句是说仙女的美,第二句是说仙山楼阁的美,第三句是说山中花草的美。既然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你们为什么还要忆念人间而回来呢?第四句转合在一句中完成。
总结:诗无定法,我们在创作中,要综合运用,不用想着用啥手法,在掌握各种手法的基础上加以联系,就能融会贯通,所有手法都烂熟于心,到时就能自然用上了。作诗以抒真情为目的,所有的诗法都是辅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能充分地抒发情感,使自己的诗作感情充沛,所有的诗法都是上乘的方法。
(讲义摘录借鉴了网上及其他地方老师讲义的部分内容,在此一并感谢。) 《少年行》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