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妈妈岗”成为“妈妈港”
原标题:让“妈妈岗”成为“妈妈港”左手家庭、右手事业,如何平衡?30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发布《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通知》,为在全省进一步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育儿妇女就业提供了指引。
育儿妇女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幸福,一头连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口大省广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坚持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用“绣花”功夫做好做实做细就业工作,率先推出诸如“妈妈岗”等促进妇女平等就业的创新性举措。从今年上半年各省发布的统计公报看,2022年广东以占全国8.9%的常住人口,贡献了11%的出生人口,已经连续五年蝉联全国第一生育大省。
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广东何为?
一方面,要迎难而上,正视创新性举措面临的待解难题。受招工成本增加、生产秩序需动态调整等因素影响,企业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多地推出的“妈妈岗”数量较少、岗位较基础,加上员工劳动权益保障这个“老大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女性的积极性……《通知》共分6条,落脚点均为打造“妈妈港”,比如规定“广泛开发设置‘妈妈岗’”“通过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模式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各类惠企补贴政策”“严厉打击侵害育儿妇女劳动权益的违法行为”等。招招直击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面临的难点,件件回应育儿妇女就业的强烈需求。
另一方面,要发挥“示范效应”。从政策缘起看,近年来,广东多个地市早已探索实施“妈妈岗”就业模式,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气可鼓不可泄,《通知》在保持先前政策利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示范效应”,从一隅一角推向全省各地、从一企一业推行各行各业,力图真正实现遍地开花。比如,文件支持用人单位对有特殊需求的其他劳动者,参照“妈妈岗”就业模式实行灵活上班和弹性工作。再比如,文件规定“开展省级‘妈妈岗’就业基地认定”,意在鼓励用人单位争先创优、争当模范,进而形成关心关爱育儿妇女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妈妈岗”应该也完全可以成为“妈妈港”!一项关于“全职妈妈再就业”现状的调研结果显示,九成全职妈妈试图重返职场,六成期待弹性工作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妈妈岗”大有可为的空间、大有作为的潜力。相信在政策的撬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育儿妇女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书写出精彩的新时代巾帼答卷。(静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