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雁落在“英雄滩”(已见刊)
飞雁落在“英雄滩”(配图1幅)◎姜化明夏天的英雄滩,天高云淡、空旷辽远,起伏的磕头机、缓缓转动的大风车和翱翔的飞雁相映成趣。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机关驻地一路向北,荒原特有植被渐次多了起来,红柳、芦苇、黄蓿菜在眼前划过……英雄滩油田到了。
英雄滩油田地处渤海滩涂,海拔标高不到一米,潮来是海,潮去是滩,方圆几十里,荒无人烟。1992年秋天,这里遭遇强热带风暴潮,坚守的8名油建干部员工英勇殉职。为纪念英烈,便有了英雄的名字。
走进英雄滩,滩涂上一蓬一蓬的红柳,有的瘦小一些,有的丰满一些,摇曳着欢迎远方来客;水泡子里最不缺的是黄蓿菜,或稀稀拉拉的,或一簇一簇的,盎然的绿意里透出微红,待到秋天就绚烂成美轮美奂的“红地毯”;恣意生长的芦苇不嫌弃这里贫瘠,油井旁、土坡上、泡子边,似乎有点阳光就灿烂。
2014年7月,朱洪敏像飞雁一样落户到英雄滩,成了这里的“候鸟”。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穿梭在红柳丛、芦苇荡,行走在一口油井到另一口油井之间,眼中的风景似乎司空见惯了,她始终觉得这里的风景很美很美!
(一)朱洪敏到岗第一天,就被英雄滩深深吸引了。她用手机拍了很多图片,连绵起伏的抽油机,水泡子里追逐的水鸟,食堂里的一日三餐,分享给师长和同学,传递给亲朋好友,每幅图片都挥洒着青春活力。
朱洪敏今年32岁,从山东科技大学毕业时,她收到了两张通知书,一张是中国石化的录用通知书,一张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抉择面前,她踌躇着、犹豫着,每个人仿佛都给了她答案,又似乎没有确切的答案。
1994年,一名名叫国梁的大学生来到英雄滩,被大火烧成重伤,生命垂危,经历四次植皮手术,历经五个多月与病魔的抗争,毅然重返英雄滩。1997年8月20日,特大风暴潮再次席卷英雄滩,国梁舍生忘死带领员工抗击风暴潮,保护数亿资产不受损失,捧得了全国“五四”青年奖章……
英雄滩那血与火的故事,深深镌刻在朱洪敏的记忆里,发酵成对英雄滩的深深向往。大学毕业时,她果断选择了英雄滩,成为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管理九区的员工。
油井屹立在天地之间,风车与天际相接,鸥鸟与浪花共舞,朱洪敏满眼都是诗情画意。一只飞雁从油井旁的水泡子里飞起,朱洪敏挥舞着手臂模仿着飞雁,在英雄滩落日的余晖里飞翔。
朱洪敏坐在师傅的三轮车后面,看着那或深或浅被拉长的车辙,仿佛自己的青春之路在延伸着……眼前滑过一帧帧画面,她的思绪也跟着飞扬起来,每天都记录这里的变化,分享给没有来过这里的人们。
英雄滩很美,可并非全是浪漫,还有恶劣的环境。夏天多的是风暴潮,巡井巡线要蹚深深浅浅的水,稍有不慎就会滑到泡子里洗了澡;冬天是走不完的风雪地,深一脚、浅一脚的,脚下一个打滑就成了“泥猴子”。朱洪敏觉得,能够体验和参与英雄滩的生活是幸运的!
英雄滩的冬天来得早,不到十月份,朱洪敏晚上巡井,就裹上了厚厚的羽绒服。一次寒流突袭,英雄滩突降大雪,电线杆被压垮了,英雄滩断了电,朱洪敏巡井巡了一通宵。第二天早6点回来的时候,脸冻得麻木了,印出深深的“高原红”,缓了好几天才褪去……
(二)在英雄滩,朱洪敏犹如一只不知疲倦的鸥鸟,振翅高飞、激情翱翔,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朱洪敏夺得“双冠王”了!一时间,英雄滩沸腾了。朱洪敏参加胜利油田“开发生产智能预警管理模型创建”大赛和“金钥匙”技术竞赛,成为青年大学生里最亮眼的星。
两枚熠熠闪光的金牌,或许是朱洪敏付出的水到渠成,或许是她扎根滩海的最好回报,金牌里闪耀出英雄滩的青春力量。
2017年,朱洪敏所在单位推进信息化,管理区领导希望她能拓出一片新天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她既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这么多数据当自己的眼睛,可以帮大伙去管油井,用好了就会事半功倍;担心的是,她不知道能不能把海量的数据整合起来,让每个数据都能发挥作用……
朱洪敏从小处着手,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找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切入点,摸索着设置油井监控预警值。阈值高了,就向下调一调;阈值低了,就向上抬一抬——她要快速发现问题,把劳动强度降下来。
朱洪敏白天晚上连轴转,分析每口井的历史数据、同台井数据,还包括各种相关联油水井的状况,像飞雁一样搜寻着水面下潜藏的每一条小鱼。有时候,几天研究下来,也没有一个结果,可她觉得,这些数据就是跃动的小精灵,你对它用心、它就为你出力。
朱洪敏渐渐喜欢上了浩如烟海的数据,也喜欢上身边的每口油水井。她说,油水井就像是孩子,孩子有了情绪变化,就得及时沟通疏导,该开小灶开小灶,该添给养添给养……日积月累的坚持,让她有了更大的勇气和底气,报名参加了油田的两项大赛。
置身高手如云的竞争,朱洪敏把压力化为动力,别人休息了,她就躺在床上复盘每天的训练项目,查找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竞赛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现场答辩,她头天晚上卡着时间、卡着PPT,反复练了十几遍,当感觉顺畅无误才带着微笑入睡。
2017年10月,朱洪敏夺冠的消息揭晓,管理九区“微信群”燃爆了。在大家的祝福里,她情不自禁落泪了,这应是一名大学生蜕变成长的泪水吧!
(三)飞雁落在英雄滩。朱洪敏先后荣立胜利油田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一次,荣获胜利油田优秀人才奖、创新创效标兵,柔弱的她成为青年人的风向标。
“青年人就要挑战自我,像飞雁一样向着未知探究翱翔。”她经常这样给自己打气。2019年3月,朱洪敏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谙熟信息化和技术管理的她,毅然选择了一个陌生的领域——经营管理。
管理区是油藏经营的责任主体,如何把油藏经营好、实现价值最优化,朱洪敏常常思考这些问题。她觉得,一个合格的经营管理人员,不仅要懂生产运行,还要会技术分析,更要能策划经营决策方案、能给出有效建议,绝不能简单加减运算,当个报表“统计工”。
“只要花钱就算账,有效益就干,没效益就不干。”朱洪敏给自己定位是“账房先生”,倡导把所有工作量都纳入效益分析,让经营不再是一个组室或几个人的事,每个人都去想着经营、去做好经营,以效益导向和结果导向撬动经营提效。
时光如水,朱洪敏越来越体会到经营的独特的魅力,更坚定深耕经营管理的信念。2019年12月,她竞聘到管理区副经理岗位,推动实施“全工种量化派工制”,引领全员向价值创造岗位流动,管理区经营管理渐入佳境。
“英雄滩是有灵性的,我不能怠慢它。英雄滩的油井也是有灵性的,也不会亏待我。”如今,每口油井都成了朱洪敏眼中的效益增长点,而她当初的青春誓言也像飞雁盘旋在起伏的抽油机上空一样,在英雄滩的苍穹里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感谢张丽老师!感谢班组天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