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雕于”的精彩人生
“蛋雕于”的精彩人生 ----河北兴泰发电公司于迎年和他的蛋雕艺术可以用来雕刻的材料相当多,常见的如石头、美玉、宝石、各种金属等等,但在大约0.3毫米厚的薄而脆的蛋壳上,用刻刀雕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花卉、风景则是少之又少。于迎年----河北兴泰发电公司一名普通员工,今年59岁的他便是这样一位在蛋壳上雕刻的艺术家。
于迎年的蛋雕作品,无论是蛋壳表面的浅雕,或是穿透蛋壳的镂雕,无不纤毫毕现,令人叹为观止。
一枚枚普普通通的鸡蛋壳经过他的精雕细刻,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
走进于迎年家中的创作室,仿佛进入了一个艺术的世界。墙上挂着他得意的绘画作品和出外采风时拍摄的旖旎风光,桌上摆满了创作的蛋雕作品,只见蛋壳上的人物、动物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一枚枚普普通通的鸡蛋经过他的精雕细刻,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刚刚完成的“福娃”系列蛋雕作品雕工细腻,线条流畅,层次分明,神情惟妙惟肖。
一张木桌、一把软靠椅、一盒锉刀和一副放大镜----这就是他雕蛋时所用的全部“家当”。于迎年说,蛋壳这个东西,虽说一磕就会破碎,想要在上面雕刻却不容易,一般的刻刀根本刻不了。为了找到好用的工具,于迎年在进行了多方比较后选择把什锦锉按自己的需要磨成刻刀,在他的工具盒里,光刻刀就有20多把,把把都有各自的功用。
蛋雕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即使是什锦锉这样结实的工具,刻一会儿也就钝了,需要不断地打磨。一件作品就是在这样不断地磨完了刻、刻完了磨的过程中完成的。通常情况下,一个鸡蛋壳雕的作品需要两天的时间,蛋壳越大,构思越复杂,花费的时间也就越长。
创作时间最长的作品是用两枚鸵鸟蛋壳刻成的“十八罗汉”。这两枚鸵鸟蛋是一位大企业的老板特意拿来请于迎年雕刻的。于迎年观察后发现,鸵鸟蛋壳既比一般蛋壳大,也比一般蛋壳厚一些,而且不怕压,是制作蛋雕的好材料。经过慎重的构思,他选择了从北京邮购了一套专门蛋雕的小砂轮。因为费工,加上材料又得之不易,基本上一个人物要花5天时间去做,整个作品完成历经了3个多月。不过,这套作品确实漂亮,人物形态生动、背景清晰分明,形神俱备,是蛋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用刻刀在薄薄的蛋壳上雕刻图案,绝非“蛋壳加刀刻”那样简单
于迎年自幼就对绘画、摄影、篆刻艺术情有独钟。18岁那年他实现了儿时的梦想,穿上军装成为南海舰队的一名海军战士。蔚蓝色的大海、威武的战舰和翻滚的波浪,给他带来无限的遐想,也激起了他强烈的创作欲望。训练之余,于迎年便拿起手中的画笔在甲板上开始写生创作,舰队领导看他是一块好料子,不久便将他调到舰队俱乐部从事专业创作。一晃5年的军旅生涯结束了,他不仅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而且在绘画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1986年10月,于迎年脱下戎装就职于河北兴泰发电公司(原邢台发电厂)工会。于迎年为什么选择蛋雕创作,其实也是一时的灵感乍现。原来,有一次他在家中请朋友吃饭,看着朋友在餐桌上剥食煮熟的鸡蛋时,于迎年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为什么不用造型完美的蛋壳作为雕刻的材料,把山水、人物、花草、风景展现在其中呢?
说做就做,提起当年如何开始蛋雕,于迎年深有感触。用刻刀在薄薄的蛋壳上雕刻图案,决非“蛋壳加刀刻”那样简单,它需要较为系统的知识,绘画功、鉴赏能力,而手工、刀工、眼工更是缺一不可。
而挑选鸡蛋成了进行蛋雕创作的首要工作。因为不同的鸡蛋蛋壳厚薄会有不同,一般来说,3枚蛋壳加起来有一毫米,平均一个蛋壳有0.3毫米,那些颜色较深、富有光泽的鸡蛋蛋壳有韧性而且均匀,如果壳上还有“鬃眼”(像猪鬃毛一般粗细的斑点)的话,那就更好刻了。因为于迎年专攻的蛋雕是纯天然的,不进行任何着色,所以他选择的鸡蛋是红皮蛋,雕刻后蛋壳本身的红与磨光后的白色就有了色差,也就有了画面感和层次感。
每到双休日,他就准时出现在各大超市和菜市场,在众多鸡蛋中挑选着中意的“材料”,挑来拣去老半天才买几枚他认为满意的蛋,也因为如此,有些地方往往会把他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在他上门选蛋时总是不给好脸色看。
鸡蛋选好后,于迎年开始了最初的尝试。先把挑好的鸡蛋用针管小心在根部也就是“大头”的地方扎个小眼,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里面的蛋黄和蛋白吸走,用清水洗三遍后再用酒精消毒。不消毒的蛋壳是没法用的,容易变质和长虫。
然后在蛋上画图,蛋壳是弧形的,在它上面画图案和在纸上画有很大不同,需要更大的耐心。
正式雕刻时遇到的困难更多,蛋壳既薄又脆,稍不留意就会破碎,雕刻数天的蛋雕就会因为一次稍不留神而功亏一篑,雕刻时扎破手指也是常事。刻的时候也有讲究,点、线、面用的刀不同,刀法也不同。刻线时主要用立刀,刻面的时候用平刀,而且要经常变换方向,不能老往一个方向使力,以免刻破鸡蛋。
如何让蛋壳变得更加坚固后再进行雕刻,一度成了困扰于迎年的技术难题。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于迎年利用双休日访雕刻专家,虚心请教。
经过刻苦研究,于迎年对蛋雕艺术有了深刻的理解。据他介绍,蛋雕需要把蛋壳刻掉三四层,露出白色的部分,又要保证不能将壳刻穿,是个小心翼翼的活,需多年“修炼”才能得心应手。
蛋炒饭、煎蛋、炒蛋、鸡蛋羹,整天围绕鸡蛋转
做蛋雕就如同走钢丝一样,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由于受蛋壳本身形体和材质脆薄的限制,蛋雕的设计与创作与别的雕刻绝然不同,要求作者要有扎实的美术和雕刻功底,自始至终要保持心静、手稳、下刀准。特别是在作品的关键处,稍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几天来的“心作”也随之化为乌有。由最初的激情创作,到最后的作品失败,其中所经历的兴奋与沮丧,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到。
刚开始雕刻时,他雕刻出来的作品总是缺少灵气。在雕刻十二生肖时,为了使蛋雕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神态,他专门到动物园和邢台西部农村对动物的各种形态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并到书店购买来有关方面的书籍,认真研究和观察。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长期的实践中,于迎年不仅摸索出了挑选鸡蛋、处理坚固蛋壳的门道,还练就了短短几秒钟能刻出五六刀线条轮廓的娴熟刀功。
于迎年说:“反正近期为了刻这套冬奥系列作品,不是说每天吃,但经常吃鸡蛋。反正我们家蛋炒饭、煎蛋、炒蛋、鸡蛋羹整天围绕鸡蛋转。”这不,就连媳妇和孩子都在埋怨他。
经过不懈的努力,于迎年在蛋雕、绘画、摄影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在他不仅是个名人,也是个大忙人,家中的电话每天晚上响个不停,向他索要蛋雕作品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既包括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也有慕名远道而来的蛋雕爱好者,不管是熟人还是生人,他都会热情接待,并尽可能地满足大家的要求。
因为那一次偶然的机会,于迎年喜欢上了蛋雕艺术;更因为对这项艺术的痴迷,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在追求蛋雕艺术的道路上,于迎年没有停留前进的脚步,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开办一所学校,把自己的经验教给那些喜欢蛋雕的人,将蛋雕艺术一直进行下去。
河北兴泰发电公司 何卫东
地址:邢台市电厂路兴泰发电公司
电话:0319---2091225 邮编:054000
身份证:130503196805150376
手 机:18632995338
链接:人物检索:于迎年,男,1963年12月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供职于河北兴泰发电公司周边关系办公室。现为河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邢台市摄影家协会理事。自幼酷爱美术和雕刻。自1986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自学从事篆刻和蛋雕艺术爱好。目前共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照片、绘画、蛋雕作品300余幅(篇),有30余幅绘画、篆刻作品获奖,27幅摄影作品获华北电力系统、河北省、邢台市比赛一、二、三等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