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首发:践行沂蒙精神的新路径
已注册用户402万,受理600多万条群众诉求,平均办理时长缩减3.6个工作日“今年春节前,一对老年夫妇打来电话,说家里墙壁漏水,客厅都结了冰。我们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检测漏水点,修补管道,让老两口度过了安稳年。从这以后,老两口常会让我去家里坐坐,我们处得像一家人一样。”9月13日下午,在临沂市“最美首发人”报告会上,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热线办工作人员翟芝讲述的这个故事,令人感动。当天,共有9位“最美首发人”结合各自思想和工作实际,分别作了生动感人的宣讲报告,报告会现场还为40名“最美首发人”颁奖。这批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美首发人”,全都来自一个创办仅一年多的平台——12345·临沂首发。
据了解,12345·临沂首发平台于2022年4月2日上线,是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打造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融媒客户端。该平台整合了25条群众诉求渠道,打通25个部门业务接口,实现了151项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办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由热线、媒体、政务、人大政协、纪委五级梯次督办,不光能避免不了了之,还可以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解决。该平台运行以来,已经有402万注册用户,共受理600多万条群众诉求,群众诉求平均办理时长缩减3.6个工作日。
在临沂市,像翟芝这样用心用情为群众办事的12345·临沂首发平台工作者还有很多。
“办理工单,很多时候需要换位思考,老百姓的事,就没有小事。”临沭首发工作人员曹慧广回忆说,2月份,她接到蛟龙镇前利程村村民反映,该村在其家房顶安装光伏发电板,导致其家房顶漏雨,且一直未给其发放光伏安装补贴,要求修复。接到诉求后,曹慧广联系村干部一起到村民家中,将漏雨房屋修补完毕。
张丽是河东区郑旺镇的一名基层热线办工作人员,从事热线工作以来,面对各种诉求和难题,她始终保持真心,从工单转派、处理、回访到工单回复,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回复100多条热线工单。
兰陵县大仲村镇副镇长、镇首发办公室主任杨靖靖从事热线办理工作以来,时刻牢记为民情怀,解决多起疑难工单,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热线办理工作面对的问题错综复杂,平时需要多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杨靖靖认真学习《民法典》等有助于处理矛盾纠纷的法律法规,在解决群众诉求和回复、回访工单的时候得心应手。
借助公开的平台,群众的诉求有了出口。办理过程中,群众不仅可以参与,还能监督。这种做法不仅让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见了光。在临沂,自12345·临沂首发平台上线以来,安装充电桩再也不用“跑断腿”,原来城市里的垃圾堆变成了“口袋公园”,小区居民等了多年的健身器材也安装了起来。为了更好地为群众办事,临沂市还经过不断探索,摸索出一个有效的基层调解模式,从政府各部门抽调50多人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调解团队,用更柔和的方式化解基层矛盾。
如今,12345·临沂首发平台被形象地比喻为政府为群众办事、群众为政府献策的“双向奔赴”,成为践行“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的新路径。
“给群众解决具体问题是治标,改造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是治本。”谈到设立12345·临沂首发平台的意义,临沂市委书记任刚说,“12345·临沂首发平台的灵魂是党群同心。虽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不容易,但是干部在解决群众困难的过程中,会拉近和群众的思想感情,工作态度会愈发端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