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3-9-25 10:54:22

为民服务贵在练就“精微之功”

原标题:为民服务贵在练就“精微之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广大党员干部、基层工作者指明了前进航标——要实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目标,就需始终抱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牵挂与作为。这一点,从今年5月份新建的二道区东惠街道推出的“小惠系列”服务的深入人心,便可见一斑。如今的东惠街道居民群众,心间常记一段顺口溜——“不折腾、帮忙办”“不跑路、上门办”“不打烊、错时办”“不常规、跟踪办”……这段顺口溜,回答的正是“小惠”为了谁、怎么办等问题。这段朗朗上口的“不”字口诀背后,彰显的正是基层工作者“办”的诚意。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乡镇街道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战场。想让群众吐露心声讲真话、道实情,想了解掌握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急难愁盼,就要善于用掏心窝子的“乡言土语”打开群众的“话匣子”。当然,光是取得了群众信任、了解到他们的急难愁盼显然还远远不够,为民服务之路实则任重道远。

毋庸讳言,民生难点,亦是民生痛点。特别是在城市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当下,振兴突破依靠的是每一个城中人贡献的合力。在造福人民群众的探索之路上,用真功、做苦功、下实功,才能将群众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堵点、难点、断点、痛点问题一一破解,把他们的烦心事、操心事办成一件件开心事、舒心事,让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直抵人心,这样才能扫清群众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心无旁骛地为城市振兴实现新突破贡献才情和力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涵养“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心往群众靠、劲往群众使、绩由群众评。唯有心中时时刻刻装着群众,才能逐渐增强为民服务主动意识,才能用心、用情、用力打造出诸如“小惠系列”这样的创新服务载体,也才能实现群众有需求能表达、有平台能沟通、有载体办实事,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把群众的“心头事”落实好,用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者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基层稳,天下安。为了实现用担当诠释初心、书写作为,以实干履行使命、赢得民心,更要坚定地练就为民服务的“精微之功”,努力做到“三要三多”——要察民情,多想一些;要解民忧,多走一步;要思良策,多做一些。正所谓,“眼到”“心到”,更要“身到”。试想,若基层为民服务窗口都能通过不断完善服务形式、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实现服务由“大踏步”转向“小碎步”,从一个面转向千丝万缕的线和点,用放大镜、显微镜去发现小微问题并加以解决……那就既能顺应时代之需,更能契合群众所盼。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微之功”,也必将收获来自群众的一串串“幸福回音”,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城市基层治理新篇章,交出令人满意的“时代答卷”。(毕馨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民服务贵在练就“精微之功”